3月,最人物《請回答2025》欄目,向讀者做了一份征集「月薪降級」。數百位讀者,在征集表單中或評論區,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有剛畢業就遭遇薪資縮水的00后,有被行業巨變拍在沙灘上的35歲職場精英,也有主動選擇降薪的逆行派。
這些故事沒有大數據的光環,卻藏著最真實的生活褶皺。
收集月薪降級的故事,我們并非要渲染焦慮,而是記錄普通人在薪資波動中的自洽與突圍。
過去很多年,我們大部分人都生活在一種“向上”的情緒中,但現實一如《愛拼才會贏》中所唱:
人生可比海上的波浪,有時起,有時落,好運、歹命,總嘛要照起工來行。
當“搞錢”不再理所當然,焦慮一定無法避免,但這或許正是一個新的機會,重新定義職場價值、生活意義。
以及在風浪中,妥善安頓自己。
以下是他們的故事。
當降薪成為某種敘事,情緒在其中自然翻涌。很多GAP過,或者選擇繼續讀書的年輕人,重返社會時猛然發現,曾經自己看不上的薪資和工作,已經變成了某種“奢望”。
@檸仔給我沖
剛畢業5000塊看不上 ,GAP兩年出來后4000欣然入職。
@王卓
十年前稅后年薪到手22w+,五年前年薪12-15w,去年不到10w。鄙人十五年前985雙碩士畢業。
@zfour
十年干倒閉三家公司,領了三次失業金和n+1了,今年37了,目前這家也快了。
@美洲豹
十年前,我在一個月薪三千為普遍情況的城市,年收入三十多萬。當時正值房地產行業的黃金時代,我靠著豐厚的工資得以養家。但前幾年,行業蕭條,公司從裁員到無力發放裁員賠償,我拿著兩三千的工資待了幾個月,最后還是主動辭職、另尋生路了。
@Dyrbs
去年月入過萬,今年進廠打螺絲。
@一起數一數
我媽之前月薪平均1w+,有時2w,我爸一萬。后來我爸出車禍了,在家閑了兩年,現在工資6k,而且很累。我媽被優化掉了,目前無業游民。所以一定要存錢,明天和意外真的不知哪個先來。
@戈銘悅
現在工資是我十八年前大學畢業實習時的工資。
@曹豎
個人年收入從五十萬降到五萬,僅用時四年。
圖片來源于《跳槽的魔王大人》
@是泥醬啊
五年前還在廣告公司當白領,每年出國旅行。現在在健身房當教練。
@lev
占了全年工資一半的年終獎沒了,等于從月入1萬變成月入4000。
工資打6折,很想辭職。
@胡婉央
8年了,沒換工作。不敢換,一換就是降薪。
@老黃
之前創業賺了一大筆錢,我租了一個很大的房子,里面有四個冰箱,一個冰箱專門用來囤放給狗做的食物,另一個冰箱存放藥物,搬家的時候,我的行李裝了七卡車。創業失敗后,我在求職市場一看,能找的工作薪資都不超過8千,我現在只能住車里。
@聽湖雨
十年前年終30多萬+歐洲游;現在純月薪,年終不到十年前的5%。
@小范同學
2.5萬元基礎月薪到現在9000底薪。
@柳ee
我之前是名新能源汽車用戶體驗師,平均年薪四五十萬。前年,我裸辭并開始研究占星。中國有句古話說,三十而立,我確實在這個年紀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所以甘愿放棄高薪工作。但我開始玄學行業一年多了,還沒完全走入正軌,年收入也就七八萬了。
@句句
很穩定,十幾年了,一直三千。
@二十四橋明月夜
羨慕這些曾經月入過萬現在幾千一般的人 至少你們都享受過過萬的感覺 我工作一直沒順過 什么都干過 從來都是兩千到5K的范圍
@鈺澤
我的工資說出來評論區都得笑話 就這我還希望能一直做下去不要失業。
@小才微善
我的一位朋友,本科畢業上市公司月薪萬元,現在研究生畢業,卻迷茫了。
@碧海
2017年稅后30K,2025年稅前可能不到3K。好在吃得住得好且免費,就當旅居了。人生的大起大落落落實在是太刺激了。
月薪降級指向多重原因,受到沖擊的行業薪資難免整體下調,個人基于人生規劃做出的職業變動,也導致薪資波動,主動GAP休息或者被辭退后空窗,直接讓薪資降為0,而新的工作機會遙遙無期。
@我愛吃核桃
行業不景氣,自媒體短視頻及AI沖擊。
@小六
整個市場的營銷費用在萎縮,我們是做營銷的公司,價格越來越卷客戶越來越少......公司之前也因為拖欠工資被勞動保障部門上門調查,后來就是裁員、降薪以茍活。
@星光
行業下降,企業降本增效,消減人員成本。對于公司工作年限超過一定數量帶員工采取類似于內退的政策,也就是減少了三分之二左右的收入,讓出崗位。
@聽湖雨
行業和職業雙重瓶頸,從互聯網退回外包公司。
圖片來源于《這個不可以報銷》
@碧海
從北京到農村,從熱門的互聯網金融行業,到不景氣的民宿運營。
@小范同學
從300人的企業品牌總監出來創業,兩年創業失敗找工作困難,現在在一家小型廣告公司做總助,這家公司還是我以前的乙方。
@芒果
之前在互聯網公司做MKT,工作兩年后進入公辦大專當老師了。
@恩熙
24年Q3因各種原因選擇離職,今年年后就開始找工作,不是很順利,按照上一份期望薪資找,都是累死累活要管一堆事的管理崗,然后不是我想要的工作,只能降低薪資去找普通專員崗。我真的不想再做管理了。
圖片來源于《這個不可以報銷》
@Reva
GAP去英國讀了一年碩,回來找不到工作。
@Jennie
空窗了一年多,斷斷續續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碰到一個和之前工資差不多的公司就去了,雖然是不同行業但是我也不想再挑了,空窗越久越難找工作。
@三石
42歲被職場淘汰。
@盧健
退休后返貧,選擇吉祥三保之保潔,賣賣苦力,賺些生活費而已。
@66
離職,感覺得到老板越來越著急。不想卷了,得工作只是減少熵增。
@守護
我于三年前主動申請了退崗,目前只拿基本工資,但值得。因為這三年父親住院四次,女兒高考,如果沒有退崗,根本無法照顧好老人和孩子。錢是掙不完的,總有些比掙錢更重要的人和事。目前積蓄不足二十萬,但心里很踏實。反正過幾年退休工資也夠生活了。
@nana
孩子奶奶被查出垂體瘤,視力基本喪失。作為2個孩子的媽媽,既要照顧孩子,又要在二線城市照顧一個聽力障礙(孩子爺爺)一個視力障礙(孩子奶奶)的2位老人,不得不從原來月薪12000的崗位離職,半年后再次進入職場,月薪降到7500。
@一碗
騰出一部分時間回歸為“人”,而非打工機器。
薪資的縮減,無法避免帶來了生活壓力,大部分人選擇通過消費降級彌補缺口,還有部分人逆向而行,用薪資交換自由、和陪伴家人的快樂。
@旺仔媽咪
雙減之前教培行業火熱,我在全國數一數二的教培機構做運營,均薪一萬多一個月,一個月消費六七千,可以買一千多的大衣,六七百的化妝品,想出去吃喝玩樂就出去,不在乎錢包壓力,反正行業景氣,花掉的都可以掙回來。
后來雙減了,寶寶也來了,買房結婚生娃,花光了兩個人的錢包還背了一身負債,在教培行業接著掙扎了兩年發現再也回不去當年的風光,為了孩子現在找了個事少離家近雙休不加班的工作,工資只夠生活費,堅持自己做飯,省吃儉用,再也沒有出去玩過,有點閑錢都花在孩子身上,還是很懷念有錢的日子。
@謝二哥
掙扎煎熬懷疑困惑,自媒體自救,寫歌,接外包,依舊在黑暗中。
@3個孩子的母親
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還得不能耽誤孩子們體驗感受這美好的世界。
@角人
房貸,裝修貸,房租,生活費,小孩的治療費,像大山一樣壓過來。
圖片來源于《這個不可以報銷》
@圈圈
月薪降級導致消費降級,之前護膚品和化妝品都是國際大牌,每年每個季節都添置新衣服,從來不考慮卡里余額的問題。現在護膚品降級為大寶,化妝品也全是國產平價(甚至大多數時候已經不再化妝了),設置每月預算、支出全部記賬、花出去的每一筆錢都要掂量掂量。
@Jennie
小孩放到老家了,一線城市養育成本過高。我自己衣服化妝品的開支減少,健身房和醫美卡不再續了,減少在外吃飯的機會包括奶茶咖啡,不工作的時候基本不出門,購物也是等折扣季或者二手購物平臺上買,很少選擇原價買東西。
@一禪
月薪降級,等同于生活水平降級,四線城市的收入,一線城市的消費、一線城市的壓力。
@恩熙
其實也還好,就是不能隨意吃喝,以及上下班不能直接打車通勤了。
@碧海
以前買果蔬只在乎送貨時效和新鮮程度,現在選次日自提,雖然麻煩但價格優惠近一半。以前公司自營咖啡廳30多一杯的咖啡每天來一杯,現在戒了。
@南山無梅落
給娃的尿不濕降級,奶粉降級,自己的護膚品降級,老公徹底不買新衣服,新鞋。
@神奇飼養員
消費大頭之一的吃飯變化很大,之前都是在外面解決一日三餐,現在已經是三餐自己抽時間做,每天帶飯了。以前嗤之以鼻的超市,現在我逐字研究打折優惠,
每隔兩天還會趕著晚8點半去超市購買3折蔬菜和5折生鮮。
@聽湖雨
以前的理念是,錢是掙來的,不是省來的,只有10萬就敢買首付40萬的房子。現在,記賬的習慣保持幾年了,有50萬也怕買首付40萬的房子。
圖片來源于《凪的新生活》
@甄甄
偶爾會想要是還像以前一樣會多好。現在找到情投意合的女朋友,倆個人一起生活,目前有點積蓄,準備裝房子,影響有一些,縮水的錢把房貸縮水了,但是還是有對生活的向往。
@歐歐
一線城市生活成本大,生活便利消費機會多,工作8年依然沒什么存款;目前在新開發的產業園區,廠企合一的公司,包食宿,地方偏遠沒什么機會消費,反而存下了不少錢。以前工作壓力大,晚上焦慮得睡不著,加班是家常便飯。目前下班準時,吃飯積極,生活規律,通勤時間只有3分鐘。疫情以后理財觀念也有變化,開始投資未來,整個人松弛了很多。
@對月
十幾年前在上市公司做QE,月薪3.5k,基本月光,過著青黃不接的日子。現在回老家做保安,亂七八糟加起來,接近3k,日子居然比以前輕松多了,早餐自由了。
@給自己放假了
花了10年完成基礎生活建設,像縮頭烏龜一樣守著錢守著兒過普通小日子了,公司也注銷了,主打一個不瞎忙,待在殼子里陪小兒長大。
@靜
我物欲比較低,之前覺得自己什么都缺,現在好像除了錢什么都不缺。公司管穿管住,吃飯有補貼,一個月沒有意外的話消費保證在千元以下。
@芒果
花錢的方式改變了,但是我更自由更快樂了。
@Net user
我月入兩千八,也擋不住我每天笑哈哈。
@星光
心理壓力還是不小的,因為家里除了我之外,先生也被裁員了,孩子還小或許讀書的開銷也不低。但是有更多的時間在家里,精神壓力和在公司上班時畢竟不一樣,而且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年長的父母。
在既定的現實面前,唉聲嘆氣無法解決任何問題。既然“月薪降級”屬于當前人生不得不面對的課題,那重要的是,如何寫下我們的答案。
@Armand
平替是個很悲催的詞,多數人生活中追求各類物品的平替,終究自己也成了平替。
要知道,能平替只有價格,價值永遠無法被平替,職場老人,沒有了當初的激情與創新,逐漸轉變為求穩,被平替是必然性,因為穩是任何一個人都能做的,就如非指定場合下的保安,只要沒有危險,老頭也能干,還是得讓自身有價值
@粒拉德
生活,大多是基于未來收入預期來計劃的,經歷過人生的經濟周期才能正真的成熟起來,畢竟落難的時候勞力士還能變現,始祖鳥可不行。
圖片來源于《跳槽的魔王大人》
@小六
我去精神衛生中心看過焦慮和抑郁,幸運的是我的抑郁數值是在判斷抑郁的臨界值,服用一段藥物及家人的幫助下,現在也算走了出來。
現在,拿著1萬5的月薪,當著總監卻是個光桿司令。我其實已經找了半年的工作,要求也不高,甲方,1萬5,但實際上我的年紀加我的閱歷,招我的人很多從業經驗都沒我多。
遇上潛在中年危機的自己也無法給相親在一起兩年已經住在一起的對象一個保障,不確定性讓我甚至說過“我現在的情況不想再浪費你時間”這句話。
我的表堂哥其實也是一樣的問題,他經歷了房地產泡沫期,成了有名的銷售,哪怕收入不增加,自己養母親老婆和兩個孩子加還房貸都沒問題,可是泡沫破了。
他當過專車司機,因為自己曾經房地產行業高管的談吐很容易和專車乘客聊起來,他倒是很樂意分享自己的“隕落”。
只是后來失業大潮的到來,加上新能源車的普及,他開油車做專車已經根本沒法養家了,他去試了帶春秋游的孩子、老人(因為正規的導游需要導游證,而他復習了半年并未考到),之后又去體檢中心當體檢向導(也就是給來體檢的人指路),直到現在。
說來也好笑,4年前我與最人物商務合作,內容方向是我自己都鄙夷的吹噓,那其實是泡沫的尾聲,誰都想扯著最大的嗓門說自己配留下來。
而今天,我只想碼一些字,在中年危機到來,在失業到來之時,記錄點什么,作為今天的錨點,也許未來如我所料,也許又會有驚喜,誰知道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