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意義不僅在于傳授知識,更在于點燃每一個孩子心中的光。”阿克蘇市第九小學副校長李小勇用行動詮釋著這句話的真諦。他不僅在思政課堂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更在校外默默幫扶困境學生,用愛與責任書寫著教育的篇章。
思政課堂上的引路人
在阿克蘇市第九小學三年級的思政課上,李小勇正以生動的語言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為家鄉貢獻力量。“我們要以互幫互助、互相友愛的心,把我們的家鄉建設得更好……”他的課堂不僅傳授知識,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在思政課上,李小勇正以生動的語言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為家鄉貢獻力量 上官新宇 攝)
出生于1985年的李小勇擁有農村與區域發展和思想政治教育雙碩士學位。扎實的學術背景和豐富的教育經驗,讓他的思政課既有深度又有溫度。學生麥合麗亞·麥合木提說:“李老師的課特別有意思,他不僅教我們知識,更教會我們要主動幫助身邊有困難的人。現在我明白了,等長大了我也要盡自己的一份力,讓社會變得更美好。”
七年堅守 為困境兒童撐起一片天
李小勇的教育情懷不僅體現在課堂上,更延伸到了課堂之外。7年前,他在學校遇見了當時年僅10歲的李田田。這個聰明懂事的孩子因父母早逝,由年邁的爺爺奶奶撫養,生活十分困難。看到孩子穿著破舊的衣服,李小勇決心幫助他。
在征得李田田爺爺奶奶的同意后,李小勇將他認領為包聯對象,全面接管了他的衣食住行。從小學到中學,李小勇像父親一樣陪伴李田田成長,教他學習、帶他吃飯,甚至為他安排住宿,只為讓他有更多時間專心學習。如今的李田田不僅身體健壯,性格也開朗自信。他感激地說:“我的夢想是當兵,保家衛國。長大后,我也要幫助像我一樣的孩子。”
愛心傳遞 照亮更多孩子的未來
李小勇的愛心并未止步于此。他還幫助了來自四川的孤兒楊丹丹。楊丹丹考入新疆理工學院后,面對新環境充滿迷茫。李小勇主動聯系她,不僅在物質上給予支持,更在學業和人生規劃上提供指導。楊丹丹說:“李校長的幫助讓我適應了這里的生活,我對未來充滿信心。”
李小勇的善舉感染了更多人。作為阿克蘇市共享藍天公益協會的會員,他積極對接學校和困難學生,帶動更多愛心人士參與公益。協會會長婁建波表示:“李校長的加入讓我們的幫扶工作更加精準,未來我們將繼續關注困難兒童。”
堅守初心 用教育改變命運
如今,李小勇依然堅守在教育一線。在校內,他不斷創新思政教育模式;在校外,他繼續傳遞溫暖,幫助更多困境兒童。他說:“教育是改變孩子命運的最好途徑。看到他們的成長,是我堅持下去的動力。”
李小勇的故事,正是無數阿克蘇市教育工作者默默奉獻的縮影。他們用愛與責任,點亮了孩子們的未來,也為社會播下了希望的種子。
(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記者毛衛華|上官新宇 文琳娜)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