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高校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創新聯盟
2024年11月,山東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冷暢儉到未來技術學院(齊魯學堂)調研,了解新上智慧農業、智慧牧業科學與工程、生物育種科學三個學科交叉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情況。冷暢儉表示,學校瞄準農業科學新興前沿和交叉學科,聚焦未來農業關鍵領域,新學科交叉專業,是進一步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培養適應未來發展的農科人才,提升傳統農科專業的重要舉措,對于學校全面推進一流農業大學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未來技術學院(齊魯學堂)要進一步完善三個交叉專業的培養方案,尤其對學科交叉部分的授課內容,要進行再梳理、再論證;要創新教學組織方式,進一步整合教育教學資源,挖掘國內外最優質的課程資源、教師資源、實驗實習實踐資源,以高質量的條件保障滿足拔尖交叉型人才的培養需求;要優化體制機制,建立未來技術學院(齊魯學堂)與相關學院的共建共享機制,切實提升協同育人合力,強化人員配置,更好地推進多類人才培養模式的落地生效。
分析認為,冷暢儉校長強調要瞄準農業科學新興專業建設,滿足拔尖交叉型人才培養需求,主要基于以下幾點考慮:
首先,從國家戰略需求的角度來看,隨著全球農業科技的快速發展和國家對農業創新的日益重視,農業科學領域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為了滿足國家對農業關鍵領域和核心技術人才的需求,高校必須緊跟時代步伐,瞄準農業科學新興前沿和交叉學科,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拔尖人才。
其次,從學校自身發展的角度來看,山東農業大學作為一所農業類高校,肩負著為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使命。通過瞄準農業科學新興專業建設,學校可以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學科水平和綜合實力,為創建一流農業大學奠定堅實基礎。同時,這也有助于學校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推動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再者,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來看,拔尖交叉型人才的培養是新時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這類人才不僅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具備跨學科、跨領域的視野和能力,能夠更好地適應復雜多變的現代社會需求。通過瞄準農業科學新興專業建設,學校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學習機會和實踐平臺,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后,從學科建設的角度來看,瞄準農業科學新興專業建設有助于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和創新發展。通過整合不同學科的優勢資源,學校可以構建出更加完善、更加前沿的學科體系,為拔尖交叉型人才的培養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同時,這也有助于學校在傳統農科專業的基礎上,開辟出新的學科方向和研究領域,推動農業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和發展。
因此,冷暢儉校長強調瞄準農業科學新興專業建設、滿足拔尖交叉型人才培養需求是基于國家戰略需求、學校自身發展、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等多方面的考慮。這一舉措有助于學校更好地履行高等教育使命,為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冷暢儉,男,1966年6月生,四川大竹人,中共黨員,研究員。1990年7月參加工作,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水土工程專業在職博士研究生畢業。現任山東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山東農業大學是農業農村部與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與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教育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是山東省首批五所應用基礎型特色名校之一,是山東省高水平大學“沖一流”建設高校。學校坐落在雄偉壯麗的泰山腳下,前身是1906年創辦于濟南的山東高等農業學堂。目前,學校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農業科學為優勢,生命科學為特色,融農、理、工、管、經、文、法、藝、教等于一體的多科性大學。學校現有在校生35579人,其中本科生29209人,博士、碩士研究生6370人,繼續教育類學生30010人。
全國高校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創新聯盟
全國高校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創新聯盟(簡稱:高校聯盟)是由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南大學、東北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重慶郵電大學、東北林業大學、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曲阜師范大學、黑龍江大學、海豚大數據科技等全國54家高校、企業共同發起,于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正式成立。迄今為止,聯盟發展會員300多家, 覆蓋全國20多個省市。聯盟由一批積極投身于“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教育事業的高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和個人自愿組成的公益性、全國性學術交流服務平臺。中國工程院原常務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潘云鶴、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良、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擔任聯盟名譽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擔任聯盟理事長。聯盟工作接受工信部、國家網信辦等政府部門行政管理和業務指導。聯盟主要工作是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加盟微信13651193492)
華算人工智能研究院
華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全稱是“山西省華算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是經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管理委員會批準,于2023年10月在太原成立的第一批專業研究人工智能、賦能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獨立法人組織。華算人工智能研究院依托全國高校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創新聯盟專家委員會及理事會資源,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管理委員會發展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的系列文件精神和工作計劃,將研究院打造成為山西省發展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的示范應用推廣平臺,同時面向全國開展人工智能業務。華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譽院長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擔任。研究院內設AI產業學院共建中心、實訓實習就業中心、實驗室建設中心、專家智庫等6個職能部門。歡迎加入華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專家智庫,共同賦能高校AI人才培養及產教融合事業發展。
高校區塊鏈專委會
全國高校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創新聯盟區塊鏈專委會(簡稱:高校區塊鏈專委會),是由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北京交通大學、鄭州大學、貴州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山西農業大學、佛山科學技術學院、陜西師范大學、中國網安、海豚大數據科技等全國40多家高校、企業和機構共同發起,于2019年12月7日在廣東省佛山市正式成立。目前發展高校及企業會員70多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陳純擔任高校區塊鏈專委會名譽顧問;福州大學教授蔡維德、中國計算機學會區塊鏈專委會主任斯雪明教授、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擔任高校區塊鏈專委會名譽主任;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區塊鏈中心主任陳鐘教授擔任高校區塊鏈專委會主任。高校區塊鏈專委會主要工作是促進高校區塊鏈教育,為高校區塊鏈專業建設及學科發展提供專家咨詢服務。
高校元宇宙專委會
全國高校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創新聯盟元宇宙專業委員會(簡稱:高校元宇宙專委會),是由清華大學、湖南大學、浙江大學、四川大學、汕頭大學、河北金融學院、保定市元宇宙協會、英偉達中國、海爾衣聯網研究院、海豚大數據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等全國20多所高校、企業和機構共同發起,于2022年11月5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國工程院院士、計算機軟件與虛擬現實領域專家趙沁平擔任高校元宇宙專委會名譽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學院名譽院長、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級顧問李伯虎擔任高校元宇宙專委會名譽主任;清華大學信息國研中心可信軟件和大數據部常務副主任邢春曉擔任高校元宇宙專委會主任委員。目前已發展高校及企業會員30多家。高校元宇宙專委會主要工作是促進高校元宇宙教育、加強校企合作、推動元宇宙專業建設及學科發展,為元宇宙教育教學提供專家咨詢服務。
高校數字經濟專委會
全國高校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創新聯盟數字經濟專業委員會(簡稱:高校數字經濟專委會),是由華算人工智能研究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四川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聯合大學、北京物資學院、北京印刷學院、西藏民族大學、河北金融學院、重慶財經學院、蘇州城市學院、北京中關村軟件園、百度、海豚大數據科技等全國60多家高校、企業和機構共同發起,于2024年1月1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姜旭平、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教授賴茂生、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姜奇平、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呂本富擔任高校數字經濟專委會主任委員。高校數字經濟專委會主要工作是促進高校數字經濟專業建設及學科發展,推動產學研合作,為高校數字經濟專業教育教學提供專家咨詢服務。
聯盟“資料圖書館”
微信咨詢
說明:轉載文章和圖片均來自公開網絡,推送文章除非無法確認,都會注明作者和來源,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往期精彩文章(單擊就可查看):
. 辦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