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三河商戶“招牌變綠”事件,經過一周時間的發酵,終于迎來首次官方通報:三河市委主要負責人免職
“權力叫春”的后果很嚴重:最終,三河市委書記的“官帽變綠”了。
一起來回顧近期發生的這一大熱議事件。
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寫瓜州的這句詩,讓千年后的河北三河市領導興起和追問:
為什么綠江南、不綠三河?
于是,三河市城管部門要求商戶更換招牌顏色。
據媒體披露,2025年4月初,三河市城管部門以“城市規劃”為由,口頭通知沿街商戶禁用紅、藍、黑三色作為招牌底色,要求更換為淺綠、米白等顏色。
此后,知名連鎖飲品“蜜雪冰城”不得不把標志性的紅底白字招牌改成了綠底白字,被網友調侃為“綠雪冰城”。
更令人詫異的是,在此次“綠化”風波中,有網友發現,連醫院的紅十字標識也難躲執法,先是改為綠色,而后又整體拆掉。
4月10日,大象新聞記者就此事采訪三河市衛健局,三河市衛健局一名工作人員稱,未接到醫院更改紅十字背景顏色的報備,并稱如果城管要求更改顏色的話,衛健局會堅持使用紅色作為紅十字標識的背景色。
上述“綠化”的政策依據是什么?九派新聞提到,2024年12月4日,三河市自然資源規劃局發布了《三河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導則》,提及三河市廣告牌匾的設計導引,要求顏色上遵循“色淺、淡雅、明快、協調”的原則。
政府主導的“綠化”,誰買單?三河燕郊一位已更換招牌顏色的商戶稱,“3月份城管多次上門要求必須更換顏色,現場盯著我們從紅色改成綠色,改色漆是商戶自己買的?!?/p>
令人氣憤的是,面對媒體采訪,三河燕郊高新區城管相關負責科室工作人員表示,如果不怕麻煩、不心疼錢,可以改回原顏色,自愿。
對于此次“禁用三色”事件,有網友追問,“到底是三河哪位領導推行的這個?”“又是哪個聽了風水先生的?”還有網友調侃道:“好懸吶,我在三河旅游期間穿的紅褲頭黑襪子竟然沒被查出來?!薄斑@腦子得進多少水,才能想出這樣的餿主意!”
哎!基層執法,領導的想法和看法,才是最大的法!
在媒體不斷跟進曝光下,三河市遲遲未就此事進行通報。主要領導的腚力不錯。不過,群眾對此事的關注和熱議同樣不減!
于是,在4月14日,便有群眾(商戶)向華商報大風新聞提供了一段2024年10月底,據稱是三河市市場監管局負責人劉某在某市場,對關于“廣告牌改底色”的說法。
這段視頻顯示,一戴眼鏡、身著西裝的男子說,“按書記的要求,西邊打造的是學院風、國際化。”
“不允許有紅色底色的牌匾,紅色代表火,比較火熱,人到里面比較亢奮,所以咱們去紅去藍。”該男子說,“你把廣告牌弄紅了,大伙進里面就有一種煩躁的感覺。”
隨著真相一步步浮出,更多媒體進行發聲和追問。4月14日晚,新華網發布《新華網視評|權力豈能如此任性》。文章指出,城市治理如同兒戲,將權力任性展現得淋漓盡致。在這件事上,公眾反感的正是相關部門的這種對權力的濫用。
同樣是在4月14日晚,人民日報官方公眾號也發布了評論文章《商家招牌禁用“紅藍”,城市治理不能如此要“面子”》。文章指出,以行政指令簡單強制統一招牌顏色,明顯損害市場主體經營自主權,增加商戶經營成本,給消費者帶來諸多困擾和不便,也是對營商環境的一種傷害。
文章還提到,城市治理,不能光看“面子”是否光鮮亮麗,更要看“里子”是否真正讓群眾得實惠、有助于安居樂業。出現了問題、發生了輿情,躲閃不是辦法,不能奉行“拖字訣”。把問題講清楚,真心實意面對公眾,才是正確姿態。真誠希望有關部門少一些輕率,多一些慎重,讓城市治理既有“面子”,更有 “里子”。
可以說,上述兩大主要的國家級媒體跟進評論,讓事件基本定調。果然,“已前往三河展開調查”的廊坊市聯合調查組,在次日即4月15日便拿出了《情況通報》——三河市委主要負責人免職!
遺憾的是,這篇字數不多的通報中,對主要負責人進行了匿名處理。如此遮遮掩掩,有必要嗎?市委主要負責人,不就是三河市委前書記付順義么?
公開資料顯示,付順義,男,漢族,河北昌黎人,中共黨員,畢業于河北經貿大學,本科學歷。2024年6月,任三河市委委員、常委、書記。
筆者注意到,百度百科中已經用了“原書記”、“曾任河北省三河市委書記”等表述,來展示這位官員的從政履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