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協數據顯示,3月乘用車國內銷量205.8萬輛,環比增長42.4%,同比增長13.5%。其中,傳統燃料乘用車國內銷量為104.9萬輛,環比增長44.4%。燃油車銷量正出現回暖的趨勢。
一直以來,業內普遍認為中國車市的發展趨勢是新能源車處于上升通道、燃油車則是逐步收縮。但是燃油車在3月銷量數據中表現出強大的韌性,這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期。為什么說3月份燃油車銷量數據值得如此關注,是因為去年7月份,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比首次突破50%時,市場曾以為那是燃油車全面潰敗的起點。但隨后半年多的時間,新能源滲透率在50%的關口反復拉鋸,甚至從1月份數據來看,新能源滲透率一度跌破40%。
3月份已經氣溫回暖,這對于新能源汽車銷售來說是一個有利因素。但是,燃油車銷量數據卻實現了環比增長。這說明了一個問題,燃油車還有著相當的戰斗力。
從產品層面來說,隨著技術進化,燃油車也可以實現智能化,燃油車也因此迎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從企業層面來說,很多傳統大廠始終堅持油電兩條腿走路的發展策略,新能源是未來方向,燃油車業務是當下生存的保障。
銷量依然占據半壁江山
先看3月份緊湊型SUV榜單,星越L(參數丨圖片)、卡羅拉銳放、RAV4榮放、長安CS75 PLUS、鋒蘭達、本田CR-V等經典燃油車型占據了前十位中的六席。其中,吉利星越L以23,817輛登頂銷冠。
中型SUV榜單,特斯拉Model Y是沒有爭議的銷冠。其余第2到第6名、第8、第9名全部是傳統燃油車,分別是奔馳GLC、探岳、瑞虎8、途觀L、奧迪Q5L,捷途X70和昂科威。其中,昂科威3月銷量為10415輛。相比于緊湊型SUV車型,中型SUV的售價更高,產品力也更加強大。消費者的選擇也更加務實。
轎車也同樣如此。緊湊級轎車銷量前十排名,燃油車型占據了7個席位,分別是上汽大眾朗逸、軒逸、速騰、星瑞、逸動、帝豪、艾瑞澤8,優勢更加明顯。秦PLUS DM-i和EV車型,小鵬MONA M03成為新能源品牌的擔當。確實,新能源汽車的攻勢搞得轟轟烈烈,結果在最走量的緊湊級轎車市場,其市場表現卻有些大跌眼鏡。這反映出消費者對成熟品牌和產品的信賴。
中型轎車領域的情況也大致如此。燃油車占了7席,分別是帕薩特、凱美瑞、邁騰、寶馬3系、奔馳C級、紅旗H5和雅閣。三款新能源車型進入前十榜單,分別是Model 3、秦L和海豹06。而中大型轎車市場更是傳統品牌的“自留地”,奧迪A6L、奔馳E級、寶馬5系仍舊穩居前列。雖然小米SU7、比亞迪漢、小鵬P7+等明星產品風頭正勁,但是其它車型的銷量并不多。比如前十榜單中的eπ007和ZEEKR 001車型只有兩三千輛。這也說明了一件事,燃油車在中大型轎車細分領域的根基還是相當牢固的。
以上,就是燃油車在各細分領域的表現情況。
新能源車型此前帶來的全新體驗在過去一段時間里確實吸引了不少消費者,但是,燃油車憑借在保值率、穩定性、能耗成本、售后服務、安全等方面的優勢,重新穩住了陣腳。
燃油車業務打法發生變化
燃油車在3月銷量取得了環比大幅增長,一方面是產品實現了技術進步,一方面是補貼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市場競爭局勢。
前者,前兩年,在新勢力品牌的影響下,智駕、智艙成為了車市未來發展的趨勢。燃油車也不甘示弱,在今年推出了油電同智的戰略。3月初,一汽大眾、上汽大眾發布燃油車智駕路線圖,隨后奇瑞也提出“油電同智”戰略。一汽-大眾方面,按照規劃,今年三季度,一汽大眾將實現端到端大模型在油車進行搭載,屆時將覆蓋75%城市場景和95%高速場景;2026年將進入智駕3.0時代,實現覆蓋95%城市場景和98%高速場景的智駕落地。
上汽奧迪A5L將在今年上海車展上市,“華為乾崑智駕系統“將成為核心賣點。據了解,上汽奧迪A5L將“擁有與電動車同級的智駕性能”。
奇瑞則計劃到2025年底,在30余款車型上搭載獵鷹智駕,覆蓋奇瑞全品牌全系車型,涵蓋燃油、混動、增程、純電全動力形式,并在全球市場同步推進。
至此,燃油車智能化也成為傳統汽車大廠不約而同的選擇。
此外,燃油車戰斗力強大的另一個原因是“報廢更新和以舊換新補貼政策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市場競爭格局。”據了解,此前報廢更新和以舊換新優惠政策只是針對新能源車型,今年,新政策推出后,燃油車也可以享受一定的補貼,滿足了消費者的購買預期。
具體內容是,對報廢符合條件舊車并購買新能源乘用車的,補貼2萬元;對報廢符合條件燃油乘用車并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的,補貼1.5萬元。與此同時,合資車企推出的‘一口價’措施,透明價格讓消費者少掏冤枉錢,更重要的是重建了消費信任。也在相當程度上促進了燃油車的銷售。
對于傳統大廠來說,新能源轉型浪潮中,燃油車依然是支撐其財務健康的核心,在營收和利潤貢獻率方面持續保持主導地位。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吉利總營收2402億元,歸母凈利潤166億元,年銷量217.7萬輛,燃油車貢獻超50%的銷量和70%的利潤。吉利行政總裁桂生悅表示,即便新能源車增長迅猛,但燃油車在二三四線城市、出口市場、商用車領域仍有不可替代性,放棄燃油車等于自斷一臂。
百姓評車
種種跡象表明,燃油車江湖,遠未到散場時刻。在這場關乎生存的轉型中,勝利者或許不是電動化的激進派,也不一定是大象轉身的革新者。最優解永遠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動態調整的。換句話說,只有不斷提供更先進的技術、并且能保持安全體驗,才能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