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帆書 · 許清歡
來源丨帆書樊登講書丨ID:readingclub_btfx
推薦丨勵職派丨ID:tmp_356139977
知乎上有個問題:當你感覺萬事不順的時候,是如何讓一切慢慢變好的?
有個高贊回答很簡單:先讓自己變好,一切才會變好。
聽起來很“雞湯”,但很多時候,變好的阻力正是來源于自己。正如《翻越你的山》中所總結的那樣:
阻擋在你和你想要的人生之間的那座山,不是外界的困難,而是你內心的自我懷疑、恐懼和逃避。
而我們能做的,就是識破它、面對它,最后翻越它。
愛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成全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放下“抵制”,解鎖“新常態”
你可能有過這樣的“自我抵制”時刻:
手上有一個新項目,就是遲遲不行動;
好不容易進入一段新戀情,卻總是不斷爽約;
下決心要減肥,卻又在深夜把手伸向冰箱。
因為你的潛意識在警告你:“別動!前方有風險!”
新項目萬一沒有成功,會暴露出能力的不足,帶來批評和嘲諷;
新戀情萬一以不體面的方式分手,會讓自己更加受傷;
減肥行動萬一沒有效果,會讓自己更加失望。
所以抵制的情緒出現了。但是用不著氣餒,因為抵制出現的時候,也是生活要變好的時候。
年初的時候,受隊友“每天一萬步”健身成果的鼓勵,我也制定了自己的健身計劃——每天三千步。
身邊的朋友都笑我這個目標定得太低,但我從隊友的目標實現中發現了放下抵制、解鎖新常態的好方法:
首先是大目標拆解成小步驟:
讓自己逐步暴露于新環境中,其實隊友一直鼓勵我和他一起運動,但一萬步的指標讓我望而卻步,三千步就簡單多了,只要上下班堅持走樓梯就能達到。
一個月后,我就輕松地把目標從三千步調整到了五千步。
其次是自我激勵:
每堅持一周,我就從購物車挑一件自己喜歡的東西下單,我還用同樣的方法做讀書筆記、更新自媒體賬號,收獲頗豐。
書中這樣總結道:
人們通常會給自己設定一個容量限制,只允許自己感受到這么多幸福,在快要超越這個上限的時候,就會開始無意識地破壞正在發生的事,這樣就可以把自己拉回舒適和安全的領域。
所以當抵制情緒出現的時候,告訴自己不要怕,這是幸福要擴容的信號。
放慢腳步,分解目標,確定自己每走一步都是安全的,然后慢慢地、穩穩地走向更好的自己。
慎用“重啟”,突破舊的上限
朋友在做“斷舍離”時,翻出了好幾本自律手賬,有的只寫了幾頁,有的干脆一片空白。
她的第一反應不是繼續使用這些手賬,而是立馬下單買一本全新的2025年手賬。
雖然她知道大概率會半途而廢,但這種“重新開始”的感覺真讓人上頭。當她把這件事發到群里時,得到了大家統一回應:“巧了,我也是!”
生活中,我們總是喜歡用“重新開始”來和過去做徹底的告別,有人頻繁地換對象有人頻繁地換工作、有人則頻繁地立志等等。
在《翻越你的山》中,作者把這種狀態稱為“連根拔起”,它的破壞性在于:
“我們總是在開啟新篇章,卻從來沒寫完過。盡管很努力地想往前走,但兜兜轉轉,最后還是卡在原地。”
看過一位心理學家分享的案例:一位女士連續7年在新年伊始時,制定"轉型成為插畫師"的計劃。
每年她都會購買新的數位板、報名新的課程,但堅持不到3個月就會放棄。
經過深入溝通才發現,她內心真正的恐懼是全力以赴后的失敗。
所以第8年時,她決定接受一個殘酷的事實:自己不可能達到心中的標準。
她不再購買新的課程,而是撿起原來的數位板堅持每天畫1小時,哪怕作品再糟糕,她也強制自己繼續下去。
一年后,她進步明顯,雖然水平仍然一般,但她已經說服自己: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當你遇到瓶頸,又想撒腿就跑,換個地方重新開始時,告訴自己別急著逃,像這位女士一樣找出問題、制定計劃,還有最重要的,別總想著干得漂亮。
正如書中所總結的那樣:
向上的路本就是一條很耗費能量的路,會讓我們不自覺地想折返,如果還揣著“干得比別人漂亮”的想法,就更容易放棄了。
所以別總想著失敗,盡管不停地去做。突破舊的上限,只需要一點點堅持而已。
認識“手機”,讓自己更自由
拿起手機就玩個沒完,耽誤了原定的計劃是很多人的苦惱。
但在《翻越你的山》中,作者認為不是所有的網絡娛樂活動都是有害的,比如“刷手機”這件事。
如果閑暇時用手機來追追劇、看看新聞放松放松,放下手機時也能感到真正的愉悅,那就不是刷手機,而是正常娛樂;
如果現在有正事要做,卻拿著手機遲遲不愿放下,最后又陷入自責,讓自己倍感疲勞,這種行為才叫刷手機。
因此,不要一拿起手機就自責,重要的是觀察自己使用手機的時機與使用后的感受,然后區別對待。
豆瓣用戶@Lotus分享,因為過年那幾天不分晝夜地玩手機,導致假期計劃一樣沒干,還搞得自己頭暈眼花,所以她和手機“斗智斗勇”。
經過長期的摸索,TA終于找到了適合自己體質的戒斷方法——盤串。
一串9.9包郵的菩提根,在忍不住想看手機時拿起它,最重要的是保證手機和手串不同時出現在手上。
看書的時候盤一盤,聽課的時候盤一盤、憋不出稿子的時候盤一盤……
因為這些時候都是主線任務干不進去,下意識想要逃避的時候,也最容易出現刷手機停不下來,把主線任務丟失的情況。
盤串就像是一個“扳機”,讓自己的思維不再跟著手機里的內容走,而是回到“我還需要干什么”的主線上來。
正如書中所言,我們的人生除了健康與進步,還需要很多的愉悅感。
有時候兩者相悖,我們會犧牲健康與進步,成全愉悅,我們需要承認兩者不可兼得,也需要接受選擇健康與進步時的痛苦。
沒有無痛的改變,只有先接受這一點,才會為自己尋求平衡之法,最終實現克制后的自由。
很喜歡書中的一句話:
“最高級的自愛,是從此不再接受不滿意的生活。這意味著以坦率和直白的方式面對問題。”
那些遲遲不行動的時刻、頻繁重啟的沖動、放不下手機的破壞性行為,都是自我保護、想滯留在舒適區的本能在作祟。
當你愿意對抗這種本能,直面改變的痛苦,從拆解目標、放棄完美、找回生活的主線這些小事開始做起時,你就已經在翻越心中的那座山了。
相信每一次的小突破,都是對自己的大成全。
點個「在看」,理想中那個更好的自己,在山的另一面等著自己。
作者簡介:許清歡。文章來源樊登讀書(IDreadingclub_btfx),轉載請聯系公眾號。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