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林宛央● 來源公號 ╳宛央女子
● 配圖 ╳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刪除
我是宛央,那天刷微博,竟然刷到很早以前,我為沈眉莊寫過的一篇文章??戳撕?,覺得當時應該是我追劇最上頭,思考也最深入的階段,因為覺得那篇寫的還是比較有想法的。
所以今天修改下,加入新的思考,發給大家看。
《甄嬛傳》里,拋掉主角光環來看的話,最有宮斗手段,能在那個制度下生存下來的人,其實是沈眉莊。
讓我有這個感悟的,是沈眉莊母親的一句話,還有皇上的一個小動作,因為把它們連起來看,其實講的是一件事情——人,還是喜歡控制點什么,那是一個人在反復確認自己的地位和存在感(會分兩次寫,今天先寫眉莊)。
沈眉莊的母親說了一句什么話呢?
那就是沈家得知選秀即將開始,家里幾位長輩一起考核沈眉莊,讓她走路、說話,又問她若是皇上問你讀過什么書呢?
沈眉莊想都沒想,面露驕傲之色,回答道:“《詩經》《孟子》《左傳》……”
但是她的母親聽都沒聽完,連連搖頭,急忙制止沈眉莊,說錯了,皇上選秀女,是充實后宮,綿延子嗣,不是考狀元、問學問。
又像是怕沈眉莊聽不懂似的,另一位長輩補充道:“女子無才便是德。懂了嗎?”
直到沈眉莊表示自己明白了,她的母親才滿意地點點頭。
我少時初看這一段的時候,覺得沈家很迂腐,格局也不行,把女兒當成一種聽話的工具在教。后來再看,當然明白,不是沈家不行,而是我自己閱歷太淺,根本沒看懂沈家這種階層的人,其實是很懂與皇權周旋的,他們教沈眉莊這些,不是把女兒往“聽話”里教,而是教女兒如何在后宮生存。
沈家人把話說得明明白白——不管你是不是真的聽話,但至少要“假裝聽話”,這是面對皇上和太后時,最重要的生存手段。關于這個觀點,我以前詳細寫過——《》(點擊可閱讀)。
但是當時,連我自己也沒有把其中的溝溝壑壑理解的足夠清楚。
直到那天讀《紅樓夢》,讀到寶釵發現林黛玉看《西廂記》,私底下于無人處勸林黛玉的那段話,然后又想起《甄嬛傳》里眉莊出場這一段,才覺得一切豁然開朗。
薛寶釵是這么對林黛玉說的:
“所以咱們女孩兒家不認得字的倒好。男人們讀書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讀書的好,何況你我。就連作詩寫字等事,原不是你我份內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份內之事。
男人們讀書明理,輔國治民,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聽見有這樣的人,讀了書倒更壞了。這是書誤了他,可惜他也把書糟踏了,所以竟不如耕種買賣,倒沒有什么大害處。
至于你我,只該做些針黹紡織的事才是,偏又認得了字,既認得了字,不過揀那正經的看也罷了,最怕見了些雜書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寶釵說這些話,是為了愚弄黛玉,讓黛玉從此不讀書嗎?當然不是。若果真如此,黛玉也不會心下暗服,從此認薛寶釵為真正的知己。
薛寶釵說這話,是比眉莊母親對眉莊說的話,還要透徹的。她幾乎就要把封建社會里統治階層的秘密給說出來了——讀書當然好,但是能讀到符合統治階層的利益或者成為統治階層,那才是好,否則,則會因為具備了清醒的意識,而被忌憚、打壓,甚至枉送性命。
說這種話,是要冒很大風險的。
《甄嬛傳》里眉莊的母親面對著自己的親女兒都不敢說得太明白,甄嬛的父親,也對甄嬛說過類似的話,當時甄遠道還感慨這樣的話按道理不便說給甄嬛聽的,但是甄嬛即將入宮,所以顧不得了。
親生的父母子女之間尚且顧忌到這個地步,可見這話是如何說不得。
我以前也總覺得寶釵對黛玉多少包藏禍心,但是讀到這一段的時候,我終于意識到,其實寶釵對黛玉的信任是可以交付生死的,寶釵對黛玉的愛護也是真心實意的,她做了一個母親對女兒才會做的事情。
當然,從這些小細節也可以看出來,在當時的環境里,一個女性,要想在權貴階層里生存下來,的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首先,“女子無才便是德”這種話聽聽就行了。
我最近看《內闈》,發現在古代社會,有一個很殘酷的現實,那就是一個人要想過上好生活,那就必須得會讀書,可是當一個人擁有了一定話語權之后,又希望別人少讀書,因為那樣的話,更有利于他施展他的話語權。所以誰信了【讀書無用】這種話,誰才是真的輸個徹底。
《內闈》里這樣描述古代社會上層階級的女性(特別是妻子)所需要具備的品質——為了得到權力、社會影響力等,她們必須熟練地掌握文學傳統,并能參與和分享時代思潮及其格調。使男女都受贊揚的最主要的品質,簡而言之,就是讓一個家庭在士人階層中獲得并長久享有地位聲望。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內闈》里說,士人家庭一般都會教女兒讀書。搞程朱理學這一套的程家,甚至把女兒教得特別博學,以至于覺得一般男人根本配不上自家女兒,最后女兒25歲也還沒嫁人,而他們對此并不遺憾,只是遺憾她去世太早。
所以,看到這里,大家應該明白了吧,為什么沈眉莊的母親一邊要讓女兒表現出沒讀過書的樣子,一邊又教沈眉莊讀了那么多書,就像《紅樓夢》里,林黛玉、薛寶釵、史湘云、探春、迎春等等,也都是如此。
因為讀書,擁有良好的文學素養是她們的必備技能。否則,她很難在那個階層擁有聲望。成家后,也很難成為所謂的“內助”。
但父權系統又要求她們同時具備聽話、順從的意識。
所以啊,沈眉莊們的唯一活路就是——又要保持清醒,又要讓比自己權勢地位更高的人意識到自己是可控的。
從一開始,沈眉莊的母親就把這條最重要的女性謀生技巧教給了沈眉莊。
我以前覺得沈眉莊是沒完全聽懂這個話的,因為她后來表現的那么孤傲,那么“寧可枝頭抱香死”。
但是這次重溫《甄嬛傳》,我發現,其實沈眉莊聰慧無比,她從頭至尾都聽懂了母親那一句隱晦的話,所以她用一句小謊言“不曾讀過《四書》”,和太后抵達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果然,太后聽后,說了那一句和《紅樓夢》如此相似的話——女兒家多以針線為主,你能識字就很好了。
她把自己既清醒又可控的特質,是在一開頭就告訴太后的,而這些太后恰好需要。
包括后來她決定再也不寄希望于皇上,轉而投奔太后,但也絕沒有在太后和皇上表現出不服等等。沈眉莊非常高段,她用愛情的名義和皇上決裂,用投誠的姿態和太后交好,她讓皇室堅信不疑,她只是傷心自己不被愛,但絕對愿意被控制。
皇上用所謂愛情遮掩自己的控制,眉莊就裝著也用愛情掩飾自己內心對這套東西的看透以及她其實已經在用自己的方式擺脫被控制。
能這么做,當然是因為她的家庭教育里其實老早就教過她這些,只是少女心性,讓她一開始還有期待,后來期待落空,沈眉莊終于徹底明白和踐行了母親一開頭說過的那句話。
所以沈眉莊才是整部《甄嬛傳》里從頭至尾都清醒的人,也只有她才有資格說那一句“整天地清醒克制又有什么用”。
一直到生命盡頭,她都是清醒的,只是她選擇了不再克制。
她走的是和甄嬛完全不一樣的路,這里頭當然有她的驕傲,她從始至終并沒有倚靠過也不愿倚靠甄嬛,關于這個,下篇我一定詳細寫,明天見!
本期作者:林宛央。公眾號:宛央女子。 瀟灑派生活者,暢銷書作者,未來知名編劇。一個不走千篇一律的人生,卻過得比誰都瀟灑的姑娘。忌矯情,治拎不清,喜歡你的不盲從。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qiuxiangjie01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