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我正和派培優數學課的教研老師們討論今年幾個重磅數學競賽的備考時間安排,沒想到老師們居然跟我八卦了一條有趣的消息。
今年希望杯提前了!
我家弟弟Eric今年的一個明確目標,就是參加希望杯,但真的沒想到啊,這次會提前那么多。
聽說是因為北京近期會有大活動,所以像希望杯這種高含金量的數學賽賽,也做了一些特殊的排期調整。
聽說因為這次的成績含金量極高,報名人數已經爆滿了,以京籍地區的孩子為主,可想而知,參賽難度定會大大提高。
說到中國奧數,出現這種“有緣對暗號”、“無緣對面不相識”的情況,真的不意外。
之前在微博做了個調查,看大家是否了解國內的數學賽事,含金量以及如何組織,結果80%的家長選擇了:沒聽過。
我之前跟大家科普過中國四大數學競賽,希望杯便是其中之一。
“希望杯”是由多個單位于1990年發起的全國性競賽,時至今日,中學希望杯已經舉辦了29屆,小學希望杯已經舉辦了16屆參加人數累計已超過3000萬
但說真的,現在中國的杯賽要參加真的得看渠道,不是你想就能報名,撇開各種因素的考量,你要是問我:
希望杯到底值不值得參與?
我的答案是:只要有機會能參加,還是要積極去參加!
我家孩子之前獲得的希望杯證書
2024年就沒機會參賽,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
因為已經帶孩子參加過好幾屆希望杯了,之前就花了不少銀子在買希望杯的官方備考資料上,全部都是付費的,一個年級定價是300多元人民幣起。
但讓我最頭痛不僅是費用問題,而是資料的開放時間,非常短!
一般系統是提前1-2個月開放報名,考前1個月才開放資料,而且僅限報考年級的資料。
考完資料就關閉權限了,你想反復去看也不行……
對于大部分想提前準備、充分備考的家長和孩子來說,時間是完全不夠的。
于是我琢磨著,是否有更專業的人幫我們搞定希望杯的前期備考資料呢?讓孩子可以順利進行考試,而且有充足的時間去準備。
我靈機一動,就去向派培優的老師請教了一下,沒想到老師們非常爽快地就答應了。
派培優老師不僅快速把希望杯的真題庫拆解,還做成了視頻解析,給孩子們針對性地去看,不僅免費,還比官方付費課做的更細致的呢!
決定做視頻解析,是因為我和派培優的老師討論到,如果只做題、看文字答案的話可能還不夠清晰,想再加上專業的點撥。
那除了視頻、打卡題,還有什么可以支持到孩子的數學學習呢?我們越聊越多,最后拓展為:
杯賽真題打卡
專業老師批改
視頻解析題目
杯賽名師分享講座(計算專項、行程專項)
鑒于此,這已經不是一篇文章能承載的主題了,所以我們決定建立一個萌芽專屬杯碗打卡群。
想要進一步學習中國數學知識體系的姐妹都可以進群來!
群里有豐富的打卡題,是派培優結合希望杯歷年題型、按年級拆解出來的,各個年級都有,分層打卡,每天打卡不重樣。
這是我們第一天的內容,相當豐富
此外,這周三、周五還有關于孩子數學專項能力提升的專題講座。
計算單項問題:小低、小中、小高如何鍛煉?
數學行程問題:校內和奧數體系的考察要點和提升建議
參與打卡的姐妹,我們還會給你們分享一套希望杯練習題內參資源。
覆蓋了1-8年級,每個年級都有100道精心挑選的題目,而且題目和答案是分開的,這樣孩子們做完題后能輕松校對答案,及時查漏補缺。
感興趣的姐妹,趕緊掃碼添加我們的小助手,入群來。
接下來呢,我想借著派培優給大家準備的打卡訓練題,和你聊聊:
希望杯到底考什么,孩子能從中學到什么,家長又能在這個過程中幫到什么。
別擔心,我不說大道理,就從題目本身說起。
一年級
連續奇數加法:別急著往下加,換個角度更輕松
希望杯的題目,一年級最常見的題目就是加減運算了,比起普通的試題,希望杯中的試題會更講究一個“巧”字。
加減還是那個加減,但數字越加越多、越加越大......
比如你看這道題,
這是“萌芽專屬杯碗打卡訓練題”中一年級的開場題,看似只是加法,實則已經在試探孩子的觀察力和思維靈活度了。
我孩子當年第一次做這題,10個數字一眼掃過,就說:“哇,好大?!?/p>
我沒有急著教他方法,只是拿出紙筆,讓他從頭開始加……
加到第六個數,他自己說:“
媽媽,好像可以兩個兩個配對。”
對,就是這個“像”,它是希望杯里常見的一種能力——數感。
這道題其實考的是等差數列求和,可以用配對法: (5+23)+(7+21)+(9+19)+(11+17)+(13+15)=28×5=140
這時候再跟孩子講“首項加末項乘以項數除以2”的公式,孩子就很容易接受——因為他親自驗證過這種方法確實比傻算快。
這也正是希望杯的風格:看起來簡單,其實在考你有沒有想辦法換個角度看問題。
二年級
拆數游戲:考的不只是加法,是創造力
希望杯中有一類題型與其說是一道數學題,但做起來更像是在玩游戲一樣。
比如下面這道二年級的題目,直接給出數字,沒有+號,要求是讓它們的和等于98。
這個題我第一眼看上去也愣了,畢竟我們大人已經習慣了“標準解法”,但這題沒有唯一答案。
這樣反而給了孩子充分的自由去拆解、組合。
你可以拆成:5+6+7+8+9,
也可以組合成:56+7+8+9,
或者67+89+…
怎么組合都可以試一試,只要最后和是98,就行了。
這種題目非常典型地體現了“組合思維”,是希望杯里特別喜歡的一種類型。
孩子在做這類題時,不是靠公式,而是靠:
嘗試+調整
估算+推理
對數字結構的敏感
所以我覺得這類題特別適合家長陪著一起做:你提一個拆法,孩子提一個,看誰的方案更快湊出目標值。
每次游戲結束,你都能看見孩子腦袋亮了一下。
三年級
新定義運算:觀察力+歸納能力的集合
在希望杯中有一類題目叫做新定義運算,需要孩子能觀察、理解、讀懂并運用一些未學過的符號、概念,簡單來說就是現學現賣。
比如下面這道題。
我家孩子當時第一次接觸這種題,還以為要查“※”到底是什么數學符號(他爸都差點去翻詞典了)。
如果孩子的做法是努力回想自己所學過的知識,試圖找出相關符號或概念的用法的話,那么就會掉入陷阱。?
正確的做法就是回到這道題本身,從題目本身觀察出一些規律來。
這種“自己定義的運算”,本質上就是讓孩子去觀察規律,再用自己的語言去復現那個結構。
比如上面做這道題,只要理解:6※2就是讓6重復兩次,湊成6+66;2※3是2+22+222。
那么7※5就是:
7+77+777+7777+77777。
這樣一來,既可以練加法,又可以理解“位數”和“數位結構”的變化。
這類題目最適合孩子列出來慢慢算,過程中體會那個“越來越長”的有趣變化。
四年級及以上
希望杯的"余數題":看似繞,其實是送分題
比如下面這道題目,一個數除以4余3,除以6余5,除以8余7,問除以12余多少?
我一看到這題,就想起很多孩子對“余數”這個詞的抗拒感。
因為題目彎彎繞繞,看不懂到底要說些什么。
不過,這類題的解題核心不是拼死拼活地計算,而是看你是否能找到數字背后的隱藏規律。
所以你仔細看就會發現,這道題其實在提示我們:這個數比4、6、8都少1。
也就是說,這個數加1之后,能同時被4、6、8整除。
這就變成了求4、6、8的最小公倍數,即24。
加1是24,那原數是23。
所以答案是23除以12的余數——是11。
所以,余數題的關鍵不在于你是不是記住公式,而是你能不能“聽懂題目想說什么”。
除了上面列舉出來的這些題,希望杯還有很多的題型,比如幾何題、排列組合、統計概率等等。
很多題解法都不止一個,關鍵是能不能從中發現線索,然后一步步挖下去。
如果你也想一起學習、成長,那么歡迎來萌芽專屬杯碗打卡群。
我下周也特別邀請了派培優老師,和我們一起聊聊數學能力培養的底層邏輯。從如何扎實地培養數學思維,到如何科學地規劃孩子的學業路線,都會給你詳細梳理清楚。
在國內,數學一直是一門關鍵的選拔性學科。無論你著眼于中高考,還是你所在城市那些特殊的“比武”比賽,數學這門課都需要你非常認真地對待,進行系統化的規劃和精細化的提升。
我們專門和派培優老師開了會,精心盤點出了小學數學從基礎思維到能力進階,再到高階拓展的完整學習路徑。這次依舊是名師小班直播課,上個月首發沒趕上車的姐妹,這次一定要抓住機會,因為暑期馬上就會迎來第一輪真正的挑戰!
預約全部直播間
抽送《福爾摩斯探案集》4冊
有時候,孩子學不進去,并不是因為不夠聰明,而是因為沒找到那個打開數學思維的“機關”。
希望這次的數學系列活動,能成為你和孩子一起發現那個“機關”的起點。
咱們群里見~yours,萌芽。
感謝你的 點贊 和 轉發,咱們不走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