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好 的 挽 救 就 是 預 防
應急說
近日,青島一市民質疑青島膠州中心醫院存在誤診漏診致延誤治療,要求院方擔責并呼吁監管部門介入調查。
【安全記甄選】
??青島寶媽緊急通知!
《氣體秀》早鳥票遭瘋搶??
用100分鐘讓孩子愛上科學:
?摸得到的氣流
?看得見的大氣壓
?玩不膩的互動實驗
?記一輩子的視覺震撼
100元看百老匯級大秀!手慢拍大腿
?6月8日約起
?抑制食欲?高效燃脂
管不嘴星人必入!!!
?飯前30分鐘吃2粒
促進脂肪燃燒 降低食欲
成分安全 純植物提取
姨媽期也可以放心吃?
限時補貼價49元/盒(日常價198)
鎖定代謝黃金期
??點擊下方「立即搶購」
近日,抖音用戶民生幫辦發布視頻,市民姜先生反映,3月8日,其70多歲的老父親因意外摔傷,去青島膠州中心醫院檢查,因聽從醫院工作人員建議,只給父親檢查腿腳后便回家休養,休養期間其父親的病癥愈發嚴重,3月10日,再次到醫院檢查,其父親卻不幸被診斷為腦梗死病癥。
對此,他認為是青島膠州中心醫院出現誤診、漏診,才導致父親錯過最佳治療時間,醫院應該承擔相應責任,同時也盼望監管部門能及時督促。
誤、漏診存在明顯過錯,必然導致賠償責任產生嗎?
并不必然和一定。
什么是誤診和漏診?
誤診是指診療過程中醫生對患者的病癥做出了不符合實際的判斷,錯誤地診斷了患者的疾病種類或病情。
漏診是指在醫療診斷過程中,醫生未能發現或診斷出患者存在的某種疾病或病情,意味著患者的真實病情沒有被及時發現。
誤漏診產生的原因?
可接受因素
1、罕見病,又稱“孤兒病” 因發病率極低,缺乏統一的診斷標準和指南,許多醫生可能在其職業生涯中從未遇到過這些疾病,因此當遇到相關癥狀時,可能不會首先考慮到罕見病,從而導致誤漏診。
2、因疾病的復雜性,癥狀不典型或不明顯,如某些疾病在早期階段癥狀相似、或非常輕微或不典型,難以區分或診斷。
3、地域性醫療水平、技術和資源限制,如醫生專業知識、經驗、技術、設備等不足。
4、患者隱瞞病史或提供錯誤信息。
不可接受因素
1、醫生未盡到審慎義務,因為工作量大、時間緊張,不負責任、過度自信、疲勞等因素而無法對患者病情進行充分的評估和判定。
2、醫生自身專業知識和診斷能力不足,缺乏經驗或對某些疾病認識不足導致誤漏診。
3、技術或人為錯誤,實驗室數據、影像學檢查或其他診斷過程中可能發生技術或人為數據錯誤。
4、病歷記錄不完整、不準確或錯誤,影響醫生的診斷。
誤漏診導致的后果?
不管是誤診還是漏診都可能帶來一系列嚴重后果,導致延誤病情,錯失最佳治療時機,甚至可能導致不可逆的損害或死亡結果的發生。如無法及時接受正確的治療,致使病情惡化,增加治療難度,某些疾病在早期治療相對容易,而到了晚期則治療難度大大增加,治療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發生不恰當的治療,如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或錯誤的診療方式,服用錯誤的藥物,接受不必要的手術,可能會給身體帶來新的損害。也可能導致患者產生巨大心里壓力,焦慮甚至抑郁。現實中遇到患者鼻咽部增生性病變,被誤診為鼻咽癌,給患者及家屬帶來巨大的心里壓力。也可能因不必要、不正確的治療或病情惡化給患者和家庭帶來額外的經濟負擔。同時也會導致醫患關系緊張,對醫生不信任和不滿。因此誤診、漏診可能會對患者的健康、心理和經濟狀況均造成嚴重影響,因此醫生在診斷時需要謹慎并盡可能準確地判斷患者的病情。
索賠認知誤區?
患者一旦發現診療行為存在誤漏診,一般都要經歷從震驚和不可思議,難以接受誤漏診的事實;再到憤怒與指責,將責任歸咎于醫療機構或相關醫務人員,情緒可能會變得激動和易怒;再到恐慌焦慮,擔心健康狀況惡化、治療延誤等。待心情平復后,馬上抱著受害者心里開始采取行動討說法,但大多數人會陷入認知誤區,認為錯了就理應賠償!而且醫方錯誤是顯而易見的,賠償毋庸置疑,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法律正解?
通常情況下醫療機構承擔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是醫療機構在診療過程中存在過錯、患者存在損害后果、醫療機構的過錯行為與患者的損害后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三要件缺一不可,且應由患者承擔舉證責任。首先醫療行為存在過錯,如果醫務人員在診療過程中存在過錯,如違反了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導致誤診、漏診。其次患者遭受了實際的損害后果,如誤漏診造成患者身體健康受損、病情惡化,甚至死亡等損害后果。同時更為重要的是舉證證明醫療過錯行為與患者損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以上三個要件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個都會導致索賠無法實現。
實踐中常見無法獲賠情形?
在實踐中常常會出現以下二種情況,均會導致索賠無法實現。
一是有誤漏診事實,但無不利后果產生,明顯未對患者造成實際損害和影響;
二是患者陷入認知誤區,導致舉證不能,患者認為沒必要或不愿意通過鑒定程序來確定醫療機構的過錯與患者損害后果存在因果關系。
綜上,誤漏診是否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取決于以下三要素:醫療行為是否存在過錯,是否對患者造成損害后果,且過錯與損害后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同時是否存在法定免責事由,如限于當時的醫療水平難以診療,誤漏診是在現有醫學科學技術條件下無法避免的。損害后果是由患者自身原因導致的,如隱瞞病史等。因此誤診漏診并不必然或一定要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走出認知誤區,正確理性維權,避免不必要的訴訟成本支出!
溫馨提示: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規則,需讀者經常留言或點“在看”“點贊”,否則會逐漸收不到推文!如果你還想每天看到我們的文章,請將安全記設為星標或每次看完后點擊一下頁面下端的“在看”“點贊”,謝謝大家。
來源:青西紀事、抖音民生幫辦、現代醫院管理研究
文字的魅力在于深度,而視頻的魅力在于直觀。想要兩者兼得嗎?那就請關注我們的視頻號,讓精彩內容隨時伴隨你左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