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榆林學院官網消息,4月9日上午,榆林學院舉行國家級人才聘任儀式,歡迎國家級人才肖殷教授全職加盟榆林學院。榆林學院黨委書記張新柱、校長康偉及全體校領導、各部門、各學院處級以上干部參加聘任儀式。聘任儀式由副校長馬亞軍主持。
張新柱指出,肖殷教授入職榆林學院是學校里程碑事件:“肖教授扎根西部、服務榆林的選擇,是對追趕超越的認可,更是對榆林市良好環境的認同,是榆林學院歷史上第一人!”
此次聘任儀式是榆林學院落實“人才強校”戰略的重要實踐,也標志著學校高層次人才引進由量向質的轉變。
公開資料顯示,肖殷此前擔任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副教授、博導,研究方向為手性半導體材料、自旋電子器件。
根據行業媒體去年5月介紹,天津大學肖殷副教授和四川大學田云飛副研究員帶領研究團隊提出了以手性和非手性有機陽離子為共配體定制準二維鈣鈦礦薄膜中手性相分布的策略,開啟有效的手性-非手性相間載流子轉移,基于 CISS 實現了室溫下自旋極化發光和自旋 LED 應用。
該成果以“Dual-ligand quasi-2D perovskites with chiral induced spin selectivity for room temperature spin-LEDs”(《具有手性誘導自旋選擇性的雙配體準二維鈣鈦礦及其室溫自旋發光二極管》)為題,發表在英國皇家化學會期刊 Materials Horizons 上。
此后,天津大學肖殷副教授帶領研究團隊設計了手性鈣鈦礦納米線(CPNWs)-非手性羅丹明 B(RhB)的供-受體系統。通過研究供-受體間的 FRET 和不對稱光學性質,闡明“手性”作為一種與空間取向相關的性質,是不能伴隨作為標量的能量從手性供體轉移到非手性受體的,非手性受體的不對稱光學活性來源于手性供體的電磁微擾。
該成果以“Discriminatory fluorescence and FRET in the chiral-perovskite/RhB system”(《手性鈣鈦礦/RhB 體系中的不對稱光學特性和共振能量轉移(FRET)》)為題,發表在英國皇家化學會期刊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