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省畢節(jié)市大方縣的層巒疊嶂之中,隱匿著一處自然與人文交相輝映的勝地——清虛洞。這座喀斯特溶洞集獨特地質構造與深厚歷史文化于一身,憑借多個“第一”,散發(fā)著無盡魅力,吸引無數(shù)游客與地質愛好者前來探秘。
世界最大天生橋,自然奇景冠絕全球
清虛洞最負盛名的,當屬其雄偉壯觀的天生橋。
1998年,美國洞穴基金會與貴州師范大學地理系聯(lián)合考察隊,對清虛洞進行了精準測量。數(shù)據(jù)顯示,其橋高178.25米,跨高105.25米,拱橋跨度在77.69 - 127.35米之間,橋身長達400米,寬達200米。相較此前被認為創(chuàng)世界紀錄的貴州黎平高屯天生橋,后者橋高僅78.5米,最大拱橋跨度118.92米,橋峰長350米,最寬處138米,清虛洞天生橋規(guī)模遠超其上。
2001年,它成功申報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最大的天生橋”,在天地間展現(xiàn)著大自然的磅礴偉力。
航空工業(yè)起源地,歷史進程的見證者
清虛洞不僅是自然奇觀,還銘刻著中國航空工業(yè)的發(fā)展印記。
1941年,中國第一航空發(fā)動機制造廠在附近的烏鴉洞建立,清虛洞被規(guī)劃為航發(fā)廠的火電站、鑄造廠和螺旋槳廠車間。
雖因各種因素,部分建設計劃未能完全落地,但這段歷史,讓清虛洞成為貴州航空工業(yè)起步的重要見證地,承載著先輩們在航空領域探索奮進的記憶。
活態(tài)文化博物館,歲月沉淀的文化史
清虛洞宛如一座天然的文化博物館,書寫著一部生動的“文化史”。清朝道光六年(1826年),匪患肆虐,當?shù)仉]公壩、新寨民眾為求安寧,在洞內高處修筑帶圍坪、營門的營盤,這座營盤沿用百年之久。
民國三年(1915年),住持和尚在此建造佛廟,供奉觀音像,并正式命名為“清虛洞”。
此后,這里成為宗教圣地,鼎盛時期每日進香者少則百人,多則千余,香火旺盛,傳承著當?shù)氐淖诮涛幕c民俗風情。
畢節(jié)溶洞之冠,旅游勝地攬勝絕佳處
從旅游角度看,清虛洞堪稱畢節(jié)溶洞的“翹楚”。
它由天生橋、天窗洞和地下溶洞構成,洞內砂壩與草坪交錯,面積約5000平方米,洞口與隴公田壩相連,小溪穿洞而過,洞內外總面積超萬平方米,空間極為開闊。
洞內景觀奇特,靜謐清幽,巨大的天窗洞別具一格,陽光透入形成奇妙光影,洞頂?shù)拇筇齑案亲屓朔路鹬蒙碛凇般暩呱剑帖惾铡钡南删持小XS富的自然景觀與深厚文化底蘊,讓它成為畢節(jié)熱門旅游打卡地。
清虛洞憑借多個“第一”,清虛洞早已聲名遠揚。作為自然風景名勝景區(qū),無論是地質研究,還是觀光旅游,清虛洞都散發(fā)著獨特的魅力,吸引人們前來領略它的神奇與壯美,探索這座自然與歷史饋贈的寶藏。(推出:清虛洞新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