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野雞泛濫成災,為何很少有人吃?當地農民直言:“別說吃了,我們甚至都不敢招惹它!
在東北,遍地跑的野雞比家雞還多,野雞還會旁若無人的跑到家養雞圈里搶東西吃,可是當地農民卻不敢拿這些野雞怎么樣。
區區野雞為何會猖狂到這個地步?飛禽走獸都能做成美味的吃貨們,為什么對小小的野雞無可奈何?
野雞變成“東北一霸”也不過幾十年,幾十年前,野雞因為肉質鮮美多汁,營養價值豐富,是家家戶戶餐桌上喜愛的一道食物。
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野雞變成人們“高不可攀”的物種?大概就是從野雞頻繁被端上餐桌開始。
東北野雞有個漂亮的名字叫七彩錦雞,它們的模樣跟名字一樣漂亮,全身長著色彩斑斕的彩色羽毛,因此一開始七彩錦雞被引進過來,主要是為了觀賞。
七彩錦雞到了中國如魚得水,從養殖場逃離到野外之后,繁殖速度非常快,很快就從罕見的觀賞品種,變成隨處可見的走地雞。
這種野雞對生存環境的要求不高,而且不挑食好養活,在哪兒都能適應,而且生育能力還特別強。
七彩錦雞就這樣開始泛濫,成為了東北的一道風景,不過是遠看賞心悅目,近距離接觸卻十分厭煩的物種。
因為七彩錦雞生存活動,會毫無顧忌地侵犯其他本土物種和農田的生存空間,它們可不懂什么先來后到、規矩和體面,為了覓食不擇手段。
在七彩錦雞出沒的地方,農田被大肆破壞,生態環境也因為這種野雞的存在而遭受影響。
在給農民們帶來困擾的同時,這種漂亮的野雞也受到食客們歡迎,反正它們數量多又煩人,民間興起了捕殺野雞潮流。
野雞成為餐桌寵兒后,野雞數量就開始迅速減少,可是頻繁的捕獵活動,也造成了棲息地的破壞。
90年代末期的時候,野雞已經瀕臨滅絕了,國家開始出手干預,維持物種和生態環境的平衡。
有了“免死金牌”,生存能力極強的東北野雞迅速開始壯大,又成為了無法無天的小霸王。
東北野雞所到之處,農業作物被啄得七零八落,而且它們還會破壞塑料大棚、灌溉系統等農業設施。
一個不注意,東北野雞就把農田霍霍的人仰馬翻。而且因為國家規定,農民對野雞也無可奈何,只能一遍遍驅趕。
東北野雞泛濫還帶來了健康安全隱患,家禽攜帶了大量病菌,很容易造成感染,人們對東北野雞更是避而遠之。
垂涎野雞鮮美肉質的人也不敢冒險了,因為長期侵入人類的活動空間,再加上野雞什么都吃,它們體內重金屬含量超標。
東北野雞現在就如同一個行走的“病毒庫”,長期食用可能會造成慢性中毒,野味雖好,但是也不能拿性命冒險。
所以不要說讓野雞成為盤中餐了,東北野雞現在連碰都不能碰,農民們對東北野雞是無可奈何。
這樣一來,東北野雞又開始在東北泛濫,目前東北地區存活的野雞超過上千萬只,野雞高昂響亮的叫聲,鮮艷耀眼的羽毛,已經成為了東北最常見的景象。
東北野雞的泛濫已經影響到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它們的奔跑速度和飛行能力,不僅遠超家雞,一般人跟野雞賽跑,恐怕也得敗下陣來。
憑著藝高“雞”膽大,東北野雞甚至敢挑釁村民,農民對它們是傷不得抓不了,只能忍氣吞聲。
如何管理東北野雞成為了困境,既要將野雞的數量維持在可控的水平,又要防止野雞侵入其他生物生存空間,保障農業生產安全,要想盡善盡美可真是不容易。
專門為東北野雞劃分棲息地,也許是最有效的解決方式,將東北野雞從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隔離出去,讓東北野雞在可控的范圍內生活,通過科學的方式調控它們的生存率。
現在野雞泛濫的情況,很大程度上也有野雞缺少天敵的因素,維持物種動態平衡的最佳方式,正是用物種來壓制野雞的“目中無人”。
人們也需要樹立正確的態度對待東北野雞,對于生態環境來說,野雞有積極的作用,但是也要意識到野雞的危害,防止舊事重演。
參考資料:野雞數量不斷增加,農村野生動物卻越來越少,野雞為啥成農村一害2021-11-04人民資訊收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