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8日,塔克拉瑪干沙漠“鎖邊”工程勝利合龍。當前,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已由高起點攻堅轉入高質量推進的常態化階段。
2025年,新疆計劃完成“三北”工程建設任務1194.01萬畝,其中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844萬畝。聚焦增綠重點區域,新疆以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一圈、兩區、三線”為主戰場,以“擴邊”為重點,綜合施策、科學治理,進一步拓寬“鎖邊”綠色防護帶寬度,鞏固提升塔克拉瑪干沙漠“鎖邊”成果。同時,合理布局特色沙產業發展,努力實現治沙富民可持續發展。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影報道
這是在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后河壩“工程治沙+生物治沙”疊加治理區拍攝的蘆葦方格沙障(4月8日攝,無人機照片)。
在新疆阿克蘇地區拜城縣塔里木河干流生態綜合治理項目區拍攝的萬畝人工草場(4月12日攝)。
這是在新疆阿克蘇地區沙雅縣拍攝的25萬千瓦光伏產業園區低碳轉型新能源項目(4月13日攝,無人機照片)。近年來,沙雅縣采取光伏治沙、生物治沙等措施,為當地構建起一道綠色屏障。
在新疆庫爾勒市成幫柳苗圃基地,義務植樹志愿者王成幫查看苗木長勢(4月11日攝)。
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防風治沙基地,樹苗被安裝防護網,防止動物啃食(4月9日攝)。
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唐農萬物(且末)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治沙基地的工作人員在種植苗木(4月9日攝,無人機照片)。
拼版照片:左圖為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阿熱勒七仙女防沙治沙標桿項目區種植的玫瑰花苗(4月8日攝);右上為新疆阿克蘇地區拜城縣萬畝吊干杏種植基地內杏花綻放(4月12日攝);右下為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闐東防沙治沙綜合示范標桿區生長的肉蓯蓉(4月8日攝)。
在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阿熱勒七仙女防沙治沙標桿項目區,當地村民在自己承包的沙地整理滴灌帶(4月8日攝)。
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付志周防沙治沙造林區,付國喜在父親付志周建設的林帶查看樹木生長情況(4月11日攝)。40多年來,付志周在沙漠種植了約3000畝、超過80萬棵樹。2024年付志周去世后,兒子付國喜接過了植樹造林的接力棒。
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萬畝有機肉蓯蓉種植基地,工作人員將分揀好的肉蓯蓉晾曬(4月9日攝)。
這是在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拍攝的后河壩“工程治沙+生物治沙”疊加治理區(4月8日攝,無人機照片)。
在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防沙治沙試驗站,施工人員駕駛機械預埋輸水管線(4月8日攝,無人機照片)。
在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防沙治沙試驗站,工作人員在沙地種植洋蔥(4月8日攝)。
在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沙產業實驗基地,當地群眾在種植薏米(4月8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疆阿克蘇地區沙雅縣沙生經濟作物發展試驗基地,經過苦咸水淡化技術處理的地下水噴灌出的小麥長勢良好(4月13日攝)。
在新疆阿克蘇地區拜城縣塔里木河干流生態綜合治理項目區拍攝的萬畝人工草場(4月12日攝,無人機照片)。
在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沙產業實驗基地,當地群眾在整理滴灌帶(4月8日攝)。
這是在新疆阿克蘇地區沙雅縣拍攝的25萬千瓦光伏產業園區低碳轉型新能源項目(4月13日攝,無人機照片)。近年來,沙雅縣采取光伏治沙、生物治沙等措施,為當地構建起一道綠色屏障。
這是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拍攝的北山森林公園(4月11日攝,無人機照片)。
在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沙產業實驗基地,當地村民在種植薏米(4月8日攝)。
這是在新疆和田地區和田縣阿和公路西側群眾治沙點拍攝的沙棗苗(4月7日攝,無人機照片)。
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萬畝有機肉蓯蓉種植基地,工作人員在分揀采收的肉蓯蓉(4月9日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