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二戰日本在中國戰場上表現出的戰斗力影響,很多人覺得日本是可以和德國、蘇聯、英國等國家相提并論的國家,但實際上完全不是這樣。如果將日本和歐洲那一票列強相比,日本的軍工能力最多也就是和法國在伯仲之間,可能略強于意大利,和德國、蘇聯、美國、英國這種真正的巨頭完全不能相比。主要是日本在中國戰場大殺四方讓我們誤認為日本很強。
?二戰日本在主要工業指標上的生產能力
由于我們主要是和歐洲列強相比,因此就不出現中國的數據了(實在是當時中國太落后,數據太難看),在1937年日本鋼鐵產量達到了580萬噸,到1943年達到峰值780萬噸,這個數字在東亞算是頂尖了,但在歐洲完全是小巫見大巫,蘇聯年產鋼鐵1700萬噸,德國3300萬噸,美國更是在1945年直接干到了一億噸,差距是相當大。
而煤炭產量方面,日本拼盡全力,算上東北、朝鮮半島和臺灣島也只有6000萬噸左右,而二戰中德國本土的煤炭產量就高達四億噸,蘇聯的煤炭產量也達到了1.7億噸。這倆都是煤炭生產大國,充足的煤炭產量不但可以取暖,還可以用來發電,比如在1941年德國的發電量就高達800億度,蘇聯發電量約為德國的一半,480億度。相比下日本只有200億度左右。
而在二戰中最關鍵的戰略物資石油,日本的表現更是糟糕。和同樣本土缺乏石油的德國相比,日本石油產量更低。德國雖然自身不生產石油,但是他化工產業發達啊,德國的煤炭轉石油技術非常成熟,在1943年能達到年產500萬噸合成燃油,而日本雖然也嘗試過合成燃油,但效果很不好,年產最多20萬噸。蘇聯更不用說,年產超過3000萬噸石油。
二戰日本武器產量
二戰中的日本呈現出明顯的“重視海軍,輕視陸軍”策略,海軍永遠都是日本的心頭肉,大筆款項優先投入到海軍中。至于陸軍,說得過去就行了。?這造成二戰中日本陸軍的武器裝備和戰術思想都非常落后,最多只到歐洲一戰后期的水平,日本陸軍幾乎沒有機械化,摩托化水平也很低,騾馬是主要運輸方式。
至于二戰中日本陸軍的裝備產量,對歐洲那種奉行大陸軍主義的國家來說就像是小孩子過家家。二戰中日本一共生產了5600多輛坦克,只有蘇聯的二十分之一和德國的十二分之一,身管火炮產量13300多門,真的都不到蘇聯和德國的零頭。蘇聯歷來奉行大炮兵主義,在1945年的蘇德前線上,蘇聯每公里都可以部署一門152毫米重型榴彈炮,重榴總數高達兩萬門。
但是日本的空軍和海軍還是不錯的,海軍可以達到全球第三,空軍(二戰日本沒有空軍,但在此方便敘述,就用空軍代稱了)可以達到全球第五。二戰日本飛機總產量能夠達到七萬架,僅次于同盟國三巨頭和德國。海軍實力更是強大,二戰中日本是唯一可以和美國打戰略性海戰的國家,雙方進行了中途島海戰、珊瑚島海戰、萊特灣海戰、馬里亞納海戰等等上百場大大小小的海戰。
但是日本海軍雖然規模很龐大,有很多大型水面艦艇,但是取得的成績卻和海軍弱小的德國差不多。二戰德軍一共擊沉了盟軍約2800艘運輸船,總噸位1450萬噸。擊沉盟軍軍艦175艘,包括7艘航母和4艘戰列艦。而日軍則擊沉了盟軍1000艘運輸船,總噸位450萬噸,擊沉盟軍軍艦150–200艘。看起來日本強大的海軍和德國弱小的海軍取得的戰績差不多。
?日本畢竟是后發國家,在1860年代才開始近代化,工業化水平遠遠不能和德國、英國、美國這種老牌工業國相比。在歐洲列強中工業水平和日本最接近的國家應該是法國,但是法國投降的時間太早,軍事能力看不出來有多強。如果單論陸軍,日本和波蘭差不多,而論海軍與空軍,日本和意大利在伯仲之間,差不多就是這樣,日本在當時的歐洲中也就是墊底水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