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江小聰 陳素婷/文 張偉華/圖)丈量五緣美好,共赴春日之約。4月13日,由福建日報社(報業集團)指導、海峽導報社主辦、建發·書香五緣冠名的“春滿五緣 步步生輝”海峽少年灣海親子徒步計劃活動在五緣灣圓滿舉行。
活動中,300組親子家庭以腳步丈量城市發展軌跡,在約3.5公里的春日徒步中,既觸摸了五緣灣從“風頭水尾”到“國際灣區”的蝶變故事;也領略了建發·書香五緣家門口的灣海徒步路線上,一路如詩如畫的風景;還通過趣味互動、文化傳承與人居理想的深度聯結,鐫刻下難忘的成長記憶。
從“紅色”起點到“感恩”終點 徒步丈量灣區精神厚度
當天下午,紅十字文化廣場上旗幟飄揚,300組親子家庭精神抖擻,在“人道、博愛、奉獻”的紅色精神地標前整裝待發。隨著一聲清脆的鳴笛,眾人一起踏上這場兼具生態之美與人文厚度的徒步之旅。
一路上,6支隊伍沿著五緣灣的海岸線前行,海灣、沙灘、綠植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伴隨著一陣興奮的歡呼聲,終點——感恩廣場出現在眾人眼前,這里是承載著自強不息的精神地標,與起點的紅十字精神形成呼應,串聯起“奉獻”與“感恩”的精神主線。
“當年的五緣灣,是一片發黑發臭的爛泥海灣,而如今,這里環境優美、有文化有底蘊。今天我們從紅十字文化廣場到感恩廣場,請小朋友們不管走幾公里,都要記住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并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關心關注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廈門市原副市長、原五緣灣片區開發建設總指揮部總指揮潘世建在現場深情地講述了五緣灣蝶變的背后故事。
2002年,廈門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果斷啟動了五緣灣片區生態修復與綜合開發工作。二十余載風雨兼程,五緣灣不負眾望,率先邁出島內東部發展的堅實步伐,從一片灘涂華麗轉身,成為廈門改革開放敢闖敢試、率先突破的杰出典范,更是成為與世界對話的新城建設標桿。
作為海峽導報徒步品牌的系列活動之一,這場活動被賦予了更深的文化使命。
“用筆尖架起文化交流橋梁。”活動現場,一場特別而又莊重的海峽少年授旗儀式將氣氛推向了高潮。海峽導報社社長黃運來介紹道,海峽導報融媒體小記者站——“海峽少年小記者團”,是海峽導報精心打造的媒介素養教育品牌項目。聚焦新聞寫作核心能力培養,創新性融合沉浸式研學實踐,構建“專業引領、趣味驅動、學用相長”的教育體系。因此,本次活動還特別打造了“行走的媒體課堂”,每支隊伍都由本報資深記者帶隊,并指導采訪實踐,小記者的優秀習作將有機會刊登至《海峽少年》周刊。
從環保互動到攝影大賽 解鎖城市美好生活密碼
徒步沿途的互動區成為歡聲笑語的焦點。其中,在“五緣灣長卷”彩繪區,孩子們用畫筆添上大海、橋梁和高樓等,看著畫卷逐步“穿上”彩色外衣,家長李女士感嘆:“好一幅生機勃勃的世界灣區彩繪圖,五緣灣之美值得我們來親近、來感受!”
終點處的“春滿五緣環灣漫步攝影大賽”活動將氣氛再一次推向高潮。參與者都紛紛掃描二維碼上傳徒步攝影作品,角逐華為平板、拍立得等大獎。而建發·書香五緣定制的“春日來信”信封內,除電影券、圍爐煮茶券等,還藏著項目的“驚喜彩蛋”——建發·書香五緣超級大禮抽獎券,吸引了不少人前往建發·書香五緣接待中心抽獎,抽取足金金豆、海爾料理機等精美大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