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尼克松訪問中國讓世界震驚,不過這也是中美關系破冰的開始,對兩個國家來說都是好事。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在尼克松晚年的時候,竟然后悔曾經的決定,還說自己方面最不該做的就是訪問中國,這就讓人疑惑了,為啥尼克松晚年的變化會這么大呢?
在七十年代,美國被戰爭所累,國內民眾對此意見頗深,經濟也很不景氣,國內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使得美元在國際上的地位每況愈下,而國內百姓的生活也是苦不堪言,而國際上蘇聯對美國也是處處掣肘,就連歐盟的一些國家也都有其他的小心思,對美國也不是絕對的忠誠。
就在這個時候,中蘇關系變得支離破碎,這也讓尼克松看到的機會,尤其是尼克松剛剛上位,如果能夠讓美國的情況好轉的話,那么他在這個位置上也就可以待的久一些,想到了這里,尼克松才決定主動同中國示好。
只要得到中國這樣的大國支持,那么美國的困境也就可以解決,而他在國內的地位也就水漲船高。另外有的中國的支持,那么美國想要對付蘇聯也就變得容易了,同時他們對越南的戰爭也會有所影響,從而不會再被戰爭所束縛。只要能夠緩解內部的矛盾,進而敲打日本,還有歐盟,讓她們清楚到底誰才是他們的老大,那么美國的危機就可以快點解決了。不過這個計劃在當時來看可是非常大膽的,同時也會遇到不少的阻力。
美國內部的政客官員還有百姓對中國的偏見很大,想要促成與中國的合作,就需要搞定自己國內的反對派。尼克松在政治上可是相當不錯的,他直接開避開了國會還有國務院中,搞個秘密外交,讓身為國務卿的基辛格去中國訪問,這也為自己去訪問中國奠定基礎。
他來這么一招怎么看都是非常大膽的,不過效果卻是出奇的好,不僅避開國內反對的聲音,還能夠讓兩國高層直接接觸,不會受到任何的阻礙,所以這就是尼克松最高明的地方。而且在尼克松看來,中國也正處于內外交困中,也需要美國提供幫助,而美國伸出手后,中國也一定不會拒絕,這也是兩全其美的方法。
尼克松甚至覺得在這場外交談判中,美國是占據主導地位的,只要是美國提出的條件中國是不可能不答應的,甚至他們還能夠占國際據輿論先機,從而讓美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提高不少。不過尼克松沒有想到的是,中國已經不再是曾經那個積貧積弱的國家,我們有了自己的原子彈,也就不用看美國行事。
而蘇聯在看到中美關系得到緩和后,他們也就不好輕舉妄動了,這對于中國來說是好事,不過尼克松的一石三鳥的計劃,卻也只有一鳥被他打下來了,另外兩鳥沒有在他的射程內。對于尼克松來中國訪問這件事,毛主席早就有所洞察,也明白尼克松心里的小九九,只不過中國一直奉行的就是獨立外交,不可能依附哪個國家去發展,如果真的那樣,中國就不可能有如今的模樣。
在尼克松訪問中國這件事上,毛主席也給予了絕對的熱情,其實這也是毛主席想要借此機會告訴全世界,中國是會歡迎任何一個真心想要與中國交好的國家,讓更多國家能夠心無旁騖的來同中國建立友好合作的關系,所以尼克松訪華這件事也促進了中國外交領域的發展。
不過尼克松晚年會后悔,也因為在中美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后,中國快速的發展,如今實力已經超越美國,對美國霸主的地位有很大的威脅,所以尼克松很后悔,如果自己當初沒有去訪問中國,那么歷史會不會改寫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