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援引美國《紐約時報》11日報道,當地時間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就水資源糾紛問題向鄰國墨西哥施壓,指責其未能履行兩國于20世紀40年代簽署的一份水資源分配協議,并威脅對墨實施加征關稅等反制措施。美國福克斯新聞網稱,特朗普10日在其社交媒體“真實社交”上發文指責墨西哥違背了兩國簽署的《1944年水資源條約》,拖欠應向美方供應的約16億立方米水資源。“這種(欠水的行為)非常不公平,正在嚴重傷害得克薩斯州南部的農民。
美國與墨西哥在水資源分配方面長期存在爭議。墨西哥部分地區的水資源流向對美國一些邊境地區的用水有著重要影響。近年來,由于氣候變化以及地區發展對水資源需求的增加,這一問題愈發凸顯。此次美國以墨西哥供水不足為由,采取 “不供水,就加稅” 的極端手段進行施壓,試圖迫使墨西哥在水資源分配上做出更大讓步。美國這一做法引發墨西哥國內強烈不滿。墨西哥總統強調,墨西哥一直嚴格遵循相關國際協議和規定,在自身能力范圍內努力履行水資源供應義務。
干旱(資料圖)
特朗普政府將供水問題與關稅掛鉤,實質上是延續其“交易式外交”策略。一方面,得州農業利益集團將糖廠關閉歸咎于“墨西哥偷水”,為關稅威脅提供民意支撐;另一方面,美國借水資源問題施壓墨西哥在其他領域讓步,如移民管控和貿易協定修訂,這從美方同步推進對墨商品加稅可見一斑。值得關注的是,美國自身也因干旱減少了向墨西哥的科羅拉多河供水,面對壓力,墨西哥采取“兩步走”策略:一方面承諾立即向得州農民緊急供水以緩和矛盾,另一方面堅持主權“不容談判”.
按照1944年簽的那個水條約,墨西哥得每隔五年,從格蘭德河給美國送175萬英畝英尺的水,這些水大部分是從格蘭德河和它旁邊的六條支流送到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英畝英尺的水差不多能裝滿半個奧運會標準泳池呢。根據國際邊界和水資源委員會(IBWC)的數據,現在這個關于格蘭德河輸水的五年周期快結束了,但是墨西哥給美國送的水量還不到條約規定的30%。墨西哥的理由是,由于氣候變化導致的歷史性干旱,他們實在沒法完成送水的任務。
特朗普此次發難,直指墨西哥根據1944年條約欠下得州約16億立方米“水債”,并威脅加征關稅甚至制裁。但這一指控存在明顯雙標:條約規定墨西哥需在五年周期內補足因干旱未完成的供水義務,而當前周期尚未結束,墨西哥已履行約40%的供水責任。美國將水資源政治化的意圖昭然若揭:通過制造“違約”假象,施壓墨西哥在移民、貿易等問題上讓步。此前特朗普已宣布對墨商品加征25%關稅,并試圖將墨西哥非法移民遣送至關塔那摩,。此次“水債”炒作,實對墨主權的新一輪施壓。
美國以水資源糾紛為由威脅加征關稅,這一做法既有對國內農業利益集團的考量,也反映出其在處理國際協議問題上的強硬與霸權思維。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干旱等自然災害影響到兩國水資源供應,本應通過合作協商來共同應對,美國卻采取威脅制裁手段,不利于問題的根本解決。墨西哥在面臨美國壓力的同時,自身也有經濟發展與外交自主的需求,如何在與美國的談判中維護本國利益,成為墨西哥政府亟待解決的難題。
特朗普的關稅威脅看似瘋狂,實則符合其長期策略:轉移國內矛盾:得州農民是共和黨重要票倉,糖廠倒閉事件已引發選民不滿;測試談判籌碼:通過關稅施壓,迫使墨西哥在其他領域(如能源合作、邊境管控)讓步;重塑貿易規則:撕毀拜登的“友岸外包”政策,強調制造業回流美國本土。當特朗普拿起“水債”作為武器時,他真正瞄準的是北美貿易規則的重構。從糖廠關閉到超市漲價,從邊境斷水到工廠停工,這場荒誕的水資源戰爭,正在改寫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