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百廢待興,經歷了艱苦的革命時期,百姓的生活雖然迎來了一份安穩,但還是在貧苦中度過。
其中我軍革命將領雖然名聲在外,但他們也是普通農民家庭出身,從小經歷著貧苦,而后受革命思想影響,他們背井離鄉,為自己尋找一條出路,更為革命貢獻力量。
幾十年過去了,他們回鄉的次數屈指可數,甚至一次都沒有,后來他們再度返鄉,早已名聲大震,還是我國開國將軍。
這不1959年,一位開國少將回鄉時,本來十分期待和高興,可回到家,他看到的卻是凄涼的一幕。
尤太忠將軍
因為這位少將看到的是哥哥需要出門要飯為生,而且當地貧苦的狀況不是一處兩處,但當他看到當地官員時,他們的生活卻是有滋有味。
如此,這位少將是誰?后來如何了?
這位開國少將我們并不陌生,他就是尤太忠將軍。
他的名聲響亮,在我軍中更是鼎鼎大名。尤太忠1918年生于河南,動蕩的年代,他的家中免不了的是貧寒。
再加上革命年代戰火不斷,百姓無疑身處水深火熱的環境中。受戰爭的影響,他們的生命安全也便得不到保障。
一時間,尤太忠一家貧困不堪,基礎的生活都保障不了,更別提其他的了。
但生活還要繼續,那么他也便小小年紀開始擔負起家里的重任,而且父親在他十歲時離世,更讓家中的生活雪上加霜。
可以說貧苦的生活,尤太忠早有所體會,基于這樣的處境,他當然也想改變。而這一機會,尤太忠便很好的抓住了。
當時的他不過十幾歲,可能還是懵懂的年紀,但尤太忠已經獨當一面,并有了自己遠大的理想。
在尤太忠十一歲的時候,他聽說了紅軍部隊。眾所周知,紅軍是農民的隊伍,他們救國救民,只為改變當下現狀,為革命的勝利戰斗。于是他心生向往,此后行動也就慢慢朝著革命靠攏。
因為年紀問題,尤太忠無疑處處受限,但只要他堅定自己的想法,終會有加入紅軍部隊的時候。
如此,他先是在兒童團當小戰士,積累一定經驗,他自然是一眾人之中的佼佼者。
終于在尤太忠十四歲的時候,光榮的成為了一名紅軍戰士。在資歷上,他肯定不如我軍老戰士們,但作為一名普通戰士,他一樣會將上級交代的任務做好,即使是司號員,他都一樣認真仔細。
后來尤太忠跟隨部隊逐漸出入戰場,盡管戰火紛飛,他也是那沖鋒在前線的一員。多次負傷,也始終不會將他的革命信念擊退。
相反他因傷勢嚴重搶救后,只要稍微好轉,尤太忠便又心心念念著上陣殺敵。
可以說在紅軍時期,他雖然年齡尚淺,但也屢立戰功。
抗日戰爭時期,他雖然只是一名營長,但隨著經驗積累,他也是我軍難得的戰將。
而后在戰斗中,他的指揮作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部隊在他的帶領下,與友軍部隊默契配合,日軍只得落得下風,并是殲滅的結果。
也是在這一時期,尤太忠的名聲大震,在我軍部隊他當然被委以重任,隨后參與到更重要的戰役中,他的軍事指揮能力也便得到充分發揮。
雖說尤太忠加入紅軍的時候不過十幾歲,但在我軍部隊,他從最基礎的做起,終是在身經百戰中,能力得到極大提高,甚至此前那個窮困的小戰士,到解放戰爭時期,已經是我軍副旅長了。
在解放戰場上,無論我軍,還是國民黨部隊,優秀的將領其實都不少,那么尤太忠面對的,當然也是老蔣十分器重的將領,但他絲毫不懼,甚至將其俘獲,為革命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新中國成立后,大家無不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尤太忠一樣如此。
但此后,我國需要迎接的挑戰還有許多。尤太忠則繼續參與到接下來重要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并立下赫赫戰功。
哥哥出門要飯?
到1955年,尤太忠將軍的革命貢獻比比皆是,按照他的資歷、功績,國家對其充分認可,并為其授予少將軍銜。
而尤太忠將軍自然沒有辜負期待,隨后繼續參與到軍區建設工作中,繼續為新中國貢獻力量。
新中國成立后,尤太忠曾返回家鄉,看望母親、哥哥等親人,離家多年,家里的一切都有了不小的變化,而母親也老了許多。
可是時間緊迫,一眨眼的功夫,尤太忠便需要返回部隊了,畢竟還有更重要的建設任務等著他,那么他自然繼續義無反顧。
而這一別又是好幾年,直到1959年母親病重,尤太忠得到消息后,迅速返回了家鄉,查看母親的狀況。
只是這一趟,讓尤太忠百感交集。
因為回到家后,尤太忠迎面就撞上了一人。他穿著破破爛爛的,還拿著一個破碗,最初他沒有往自己的家人身上想,誰知仔細一看,竟是自己的哥哥尤太俊。
尤太忠心中滿是疑惑,但最放心不下的還是母親,哥哥將其帶到母親跟前時,只見母親已經臥床不起。
等到他心情平復后,尤太忠開始了解家里的情況。
雖說新中國已經成立許久,但當時受苦的百姓依舊不少,在尤太忠了解后,他才知道家中早已揭不開鍋,至于哥哥這樣的打扮,也不過是為討飯吃罷了。
說到這里,其實不只是尤太忠家中這樣,村子里家家戶戶如此,無疑都是面黃肌瘦的模樣,尤太忠不由得心酸了幾分,而后只想盡自己的一份力罷了。
于是他拿出身上的兩百塊錢,將其分成好幾份,然后給每家都送去一些,雖然不是長久之計,但卻能讓他們感受到一絲溫暖,甚至吃一頓飽飯也是好的。
不過說到這里,事情還沒有完。因為尤太忠還驚奇的發現,當地百姓的生活難上加難,但相關領導的生活卻不錯,對此他氣不打一處來,終是不會給他們好臉色。
對此,尤太忠將軍當然會將百姓的生活狀況放在心上,隨后發揮自己的作用。
艱苦樸素
尤太忠將軍是從貧苦的生活中走來的,他為革命貢獻了一生,過去艱苦的生活,他深有體會,自然是要救國救民,讓更多的百姓過上好日子。
如此,無論何時,尤太忠都堅持著艱苦樸素的作風。在他擔任要職時,他深入群眾,特別是在內蒙古時,很多事情他無意親力親為,身上更沒有什么架子。
可能在他看來,自己也只是一名普通軍人,自然不需要被特殊對待。所以他到邊防視察時,便按照標準用餐,肯定是不能多的。
當然平時的生活中,他一樣如此??梢哉f他用實際行動堅守著革命斗爭精神。
進入和平時期,同樣為我軍部隊發展建設貢獻力量。
1955年,他是少將軍銜。1988年恢復軍銜后,他是我軍上將。
結語
尤太忠將軍是革命的一生,他在艱苦的生活中成長,百姓的苦難他悉知,當看到他們生活困難,自然百感交集,并盡可能的伸以援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