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適逢故宮博物院建院100周年,著名作家、故宮學者祝勇推出全新作品《從故鄉到故宮》,本書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和99讀書人共同出版。這部以童年視角呈現時代變遷的成長散文集,不僅是一位故宮學者對家國記憶的深情回望,也是一份獻給青少年讀者的文學禮物。書中通過“沈陽軍區大院”“遼寧建筑群”“圈樓回憶”等生動細節,勾勒出20世紀80年代的沈陽市井風情,展現了一代人的成長記憶與城市變遷。
一座故宮與一代人的童年記憶
2013年,99讀書人策劃出版了“我們小時候”系列叢書,力邀當代華語文學界的大作家為小讀者們寫下自己的童年回憶,留下一個時代的“舊照片”。作家祝勇的《從故鄉到故宮》是這一系列的最新作品,他不僅延續了“大作家寫童年”的創作初衷,更以故宮學者的獨特視角,賦予了這本書更深的文化內涵。祝勇出生于沈陽,父親在軍區政治部工作,特殊的成長環境讓他的文字既有軍旅家庭的嚴謹,又有東北市井的煙火氣。書中的“圈樓回憶”“沈陽老建筑”“沈陽藝術宮”“于濟川公館”等篇章,不僅是一代人的集體記憶,更是城市變遷的珍貴見證。
在書中,祝勇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那個物質儉樸卻充滿歡樂的童年世界。祝勇在書中寫道:“對沈陽故宮的記憶,連同我對歷史、對古典藝術的興趣,也已深埋在我的身體里,只不過我自己沒有察覺而已,在北京故宮,那座巨大的宮殿里,才被一點點喚醒。”從故鄉到故宮,不僅是地理上的跨越,更是一個少年在時代洪流中尋找自我、堅守理想的成長軌跡。
獻給孩子的歷史啟蒙書
《從故鄉到故宮》不同于傳統的兒童文學作品,它沒有刻意營造童話般的想象,而是以真實、溫暖的筆觸,講述一個普通孩子如何在特定歷史環境下成長,并最終與中華文明的瑰寶——故宮相遇。作為一個在時代洪流中不斷追求理想的孩子,祝勇的成長足跡不僅是從故鄉走向故宮的一步步努力,更是將個人理想融入家國情懷。
故宮博物院建院百年,始終致力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而祝勇的這本書,恰恰是以“童年視角”讓宏大歷史變得可親可感。他寫沈陽的圈樓、大院的鄰居、冬季的滑冰場、露天的電影院,也寫自己第一次看到故宮時的震撼。這種“以小見大”的敘事方式,使得家國情懷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融入了日常生活的點滴感悟,構成完整的生命故事。
《從故鄉到故宮》既是一部充滿溫情的童年回憶錄,也是一種文化傳承的象征。尤其是對于兒童和青少年群體來說,這本書不僅能夠引起情感共鳴,還能激發他們對歷史、文化和人生的思考。祝勇將個人記憶融入更大的歷史語境中,讓讀者在閱讀童年趣事的過程中,感受到時代變遷的歷史回響。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沈昭
校對 潘政
編輯 丁皓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