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幾年房價下跌,很多人都表達過自己的看法,但是要說到權威,那就不得不提黃奇帆了。
他曾主政重慶,又是經濟學家,所以他的分析總能直擊要害。
他說這次房價下跌不是短期的,而是這三十年來從未有過的深度調整,和以前短期調整有本質區別,這次是底層邏輯變了。
黃奇帆說房價下跌不是感冒發燒,而是器官衰竭。這話聽著嚇人,但數據更嚇人:2020年新房賣18億平方米,2024年只剩5億,銷量暴跌60%多。
土地批租收入從8.7萬億縮水到3萬億,連房企自己都躺平了。
1. 供需關系逆轉
過去開發商拼命蓋樓,韭菜們瘋狂接盤,現在呢?全國住房夠40億人住,但實際需求只有14億。二手房掛牌量激增,房東們像甩燙手山芋一樣拋售,但接盤的人呢?
2. 房價永遠漲的信仰破滅,購房觀念發生改變
以前買房要靠搶,借錢也要上杠桿,2016-2020年房企負債率85%,購房者房貸增速超20%,結果呢?恒大爆雷、碧桂園躺平。
現在大家學乖了,首付不夠?不買!月供壓力大?不買!租房也能住,何必負債生活?
3. 人口因素:900萬新生兒 VS 2.6億空房
去年新生兒只有902萬,比八年前少四成,結婚登記數暴跌35%,連丈母娘都帶不動剛需了。
黃奇帆每次的分析總能精準命中,這在于他抓住了市場的真實邏輯,不是土地成本,不是建筑成本,而是供需。
黃奇帆給過準話,2024-2025是剛需最后的上車窗口。
但是也不能隨便買,要牢記三個原則,買核心地段、買現房、別貪便宜。
比如鄭州遠郊7000一平的空城盤和上海內環10萬的老破小,十年后哪個能保值?答案顯而易見。
而投資買房無疑是火中取栗,黃奇帆早警告過,只有大城市核心區品質房能抗跌,其他都是炮灰。如果非要賭,記住一句話—— 寧買一線廁所,不買三線別墅。
被套牢的人斷臂求生還是咬牙死扛?手握三四線15年樓齡的遠郊房?屬于是無效資產,說難聽點,遲早歸零。
所以別再誤判2025年的樓市了,下面三個大坑要避開。
第一是人口流失城市
東北某城人口十年流失23%,房價跌回2008年。這類城市別碰!沒有人的房子,房價跌得更兇。
第二是二線非核心區
武漢光谷東、成都天府新區,這些曾經的神盤現在集體熄火。新區畫餅十年,不如主城一碗面。
第三,別忽視持房成本
這是最容易忽略的一點,究其原因,是因為房價漲習慣了,那點持房成本完全可以忽略。
現在可就不同了,房價不漲,房子還要是交物業費,隨著房產稅擴大范圍,可能還要多增加一筆支出。
2025年的樓市,不再是造富神話的舞臺,而是回歸居住本質的考場。黃奇帆預測房價將止跌回穩,但這“穩”字背后是殘酷的篩選,有人住、有產業、有資源的房子才能活下來。
普通人要做的,不是預測漲跌,而是握緊資金,在時代大浪里守住自己的船。
買得起的早買了,買不起的別硬扛,租房不丟人,斷供才要命。
好房子永遠有人搶,爛房子白送都嫌占地方,2025年之后,這句話會體現得淋漓盡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