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聲令下,蒙古立刻完成了十萬噸稀土采礦,誰知美國這時卻不要了,原來說好的合作,只是美國陰招罷了,目的只為攪黃中蒙的稀土外交……
美國的“陰招”是否能夠“得償所愿”與中國做出的努力無關,重點在于蒙古國如何選擇!
1949年,美國境內發現了芒廷帕斯稀土礦,該礦中包含了鈰、鑭、釹、銪等多種稀土元素,然而,當時的美國似乎“被迫”裝作不在意。
稀土多種元素“混雜”,如何將單一元素剝離開來,提純技術是重中之重,費時、費力、費錢,提純稀土似乎有些得不償失。
況且,稀土的作用并沒有凸顯出來,美國就更不曾想著研發技術,在這樣一個都“不重視”稀土的大環境下,中國卻是牟足了勁兒搞研發,抹黑趕路幾十載。
20世紀70年代,中國在日復一日的抹黑趕路中終于研發出了稀土提純技術,稀土“混合物”與稀土“單品”完全不在一個等級,價格也是云泥之別。
世界各國雖然陸陸續續發現了稀土礦,但礙于“不劃算”,它們都沒有想著同中國一樣進行提純,而是將目光放在了中國。
稀土提純過程復雜,有了技術,也十分費勁兒,但中國出口世界各國的稀土價格卻是相當低廉,一度被視為白菜價兒,一眾國家紛紛進口中國稀土。
中國憑借一己之力供應了全球大部分的稀土,尤其是美國,在發現稀土的重要作用之后,更是成為了中國的“大客戶”。
美國過度依賴中國稀土,尤其是后續稀土將發揮更大的作用,難道真的要被中國“卡脖子”嗎?
中國的鄰居蒙古國,地大物博,國內資源豐富,更是出現了大量的稀土礦,蒙古國在得知稀土日益發揮的重要作用之后,決定靠著稀土“走出去”。
蒙古國是為了謀求更深遠的發展嗎?是否是為了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蒙古國地理位置特殊,介于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無論是陸路、海陸、還是航空,都需要借助中國與俄羅斯的力量。
這樣得天獨厚的優勢,對于一心謀求更大“發展”的蒙古國來說不再是“照顧”,而是一種“鉗制”,如何擺脫這種情況呢?
恰逢中美“貿易戰”,美國對中國搞“科技封鎖”,中國做出反擊,對稀土出口進行管控,中國此舉可謂是打蛇打七寸,美國有些手足無措。
就在這時,美國將目光鎖定在蒙古國,蒙古國有稀土,能否讓蒙古國開采稀土,成為滿足自己國內稀土需求的供應國呢?
在向蒙古國拋出“橄欖枝”后,蒙古國是何反應?幾乎沒有任何猶豫,蒙古國就主動找上了美國,表示愿意為美國開采國內稀土。
2023年,美國與蒙古國就稀土開采、買賣達成協議,只要美國一聲令下,蒙古國便可進入深度開采,事實也確實如此。
美國這邊剛剛下達命令,蒙古國便在國內大張旗鼓動作起來,開采稀土污染環境不說,蒙古國人力資源不足,開采稀土的設備也相對落后。
整個開采稀土過程可謂是烏煙瘴氣,但為了將稀土賣出去,狠狠賺取一筆美元,蒙古國也是拼了。
費九牛二虎之力才將10萬噸稀土開采完成,興沖沖找到美國時,美國卻變卦了,美國大手一揮,決定不要了。
蒙古國這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運輸稀土需要走中國和俄羅斯的路線,難道要再開辟一條新航線出來?且蒙古國距離美國路途遙遠,運輸費用高昂,而且稀土沒有經過提純,美國可不需要一堆“廢土”。
給出所謂的理由之后,美國便單方面作廢了協議,蒙古國的稀土只能孤零零待在國內……
美國此舉是為了什么?
中國和俄羅斯固若金湯,只有一個蒙古國想要牟足了勁兒跳出去,美國或許正是抓住了蒙古國的“野心”,這才選擇趁虛而入。
在此之前,中國與蒙古國達成了多項合作,中國有稀土、有技術,蒙古國有稀土,距離中國近在咫尺,若是蒙古國在稀土領域與中國達成合作,對于中國而言似乎是如虎添翼。
而這是否是美國最為擔心的地方?攪亂中蒙兩國的稀土外交,或許才是美國隱藏在背后的最真實目的。
美國說不要就不要,蒙古國更是兩頭不討好,與美國的合作告吹了不說,還浪費了時間、人力、金錢,最終一無所獲,又因此事,與中國生了嫌隙,實在有些得不償失。
信息來源:《布林肯拉攏蒙古圍堵中國:騙子逗傻子?稀土外交露真容》——新浪財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