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心理學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我們的關系是否舒適、順利,與依戀模式有著密切關系。
心理學家將人們的依戀模式分為了幾個類型,如果一個人在關系里總是非常焦慮,總在擔憂、害怕伴侶的離開,總是忍不住患得患失、用過度付出來填補內心的不安,那么他有可能是焦慮型依戀模式。
與焦慮型依戀模式的人談戀愛,開始會讓人體驗到強烈的被需要的感覺,可隨著兩個人交往越來越深入,這種濃烈的情感往往會讓伴侶感到窒息。
他們可能在對方沒有秒回消息時陷入恐慌,為了驗證對方是否愛自己,他們會用奪命連環call詢問對方的行蹤;
他們也可能在深夜突然翻看伴侶手機,試圖從伴侶給誰點贊、和誰聊天這些細節中確認自己在對方心中的位置,這種不斷通過各種方式索要情緒回應的狀態,終究會引發伴侶的不滿。
另一類截然不同的依戀模式,則是回避型依戀模式。這種類型的伴侶會給對方很多自由,很少干涉伴侶的事情,情緒也相對穩定。
但這種伴侶很害怕直面問題,他們所謂的情緒穩定往往是為了逃避問題,用沉默代替溝通,用轉移話題避免深入交流,甚至用"工作太忙"當作擋箭牌。
當兩個人遇到了沖突,他們不會主動開啟對話,而是等待時間沖淡一切,無論伴侶怎么要求他們回應,他們也會無動于衷。
面對這樣的伴侶,我們很容易越來越焦慮、越來越抓狂,最終要么歇斯底里地爆發,要么心灰意冷地退縮。
而相處起來最讓人舒適的,則是安全型依戀模式的伴侶。
這種伴侶的穩定不是刻意營造的假象,他們很可能在童年有著能及時回應的父母和充滿尊重的成長環境。
他們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也確信伴侶會回應愛意。
所以他們的情緒穩定,是源于對關系的信任和對自我價值的確認。
和這樣的人相愛,我們會感到雙腳踩在大地上的安心,可以毫無負擔地展露脆弱,爭吵時知道不會被拋棄,快樂時總有人真心共鳴。
但遺憾的是,沒有人會把自己的依戀模式印在腦門上任人篩選,如果沒有經過深入相處,許多人壓根不知道伴侶的依戀模式類型。
那么,我們該如何迅速識別出安全型依戀模式的戀人呢?
01
觀察他們在壓力狀態下的應對模式
安全型模式的戀人,他們不光在與伴侶的相處中情緒十分平和,在生活的其他場景中也保持著穩定的內核。
我們可以觀察一下,當生活中發生了意外,或者當壓力來臨時,他是如何應對的。
在壓力狀態下,一個人的依戀模式是最容易暴露的。
比如當你們約好了周末出去郊游,臨出發前他突然接到緊急工作通知,你要認真觀察一下他的第一反應是什么。
他是煩躁地摔打文件,或者只知道丟鍋抱怨公司不近人情、總有突發情況?還是一味地強行要求你體諒他,不給你任何解釋,直接就放你鴿子?
而一個安全依戀模式的伴侶,則會冷靜地分析一下目前的情況,然后向你清晰地表達:“我需要兩小時處理這個方案,我們改到下午出發可以嗎?期間你要不要先看部電影?”
也就是說,他不丟鍋、不暴怒,而是根據情況給出解決方案,在他那里,這個意外似乎不是什么大事,你也完全不用跟著擔心。
又比如,當你們一起旅游時,遭遇了航班取消,安全依戀模式的伴侶不會一個勁抱怨航空公司,而是會查看改簽方式,重新選擇時間,然后查詢附近還有什么好吃、好玩的地方,
既來之則安之,和你一起享受起了因為航班取消而意外多出來的閑余時間。
安全型模式的伴侶都會有穩定的情緒,這種穩定不是天生的好脾氣,而是他們面對突發狀況時,大腦不會立即啟動"災難化想象"。
和他們在一起,你會發現自己緊繃的神經不知不覺松弛下來,進而開始相信“問題總有辦法解決”。
02
檢驗他們對親密距離的把控能力
安全型戀人最顯著的特征,是懂得保持"有呼吸感的親密"。也就是說,他對待關系里的距離很有分寸感,既不會像焦慮型那樣步步緊逼,又不會像回避型那樣刻意疏離。
他不會每天打滿兩小時電話,但會在加班時主動聯系你,告訴你他這會比較忙,晚點聯系;當你提出需要獨處空間時,他不會追問"你是不是不愛我了",而是去忙自己的事情,不再打擾你。
和這樣的伴侶在一起,你不必患得患失,總是怕對方不愛你,怕捉摸不透他的心思,怕他突然有天會離你而去;同時你也不會感到太過壓抑,不會感到對方總在控制你,讓你失去自由。
你們都可以自在地做自己,都敢于展現出自己真實的樣子,而不必擔心被對方嫌棄。
當你需要空間時,他們能夠尊重你的需求,而不是感到被你忽視;當你需要支持時,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
相比之下,焦慮型依戀者往往缺乏這種安全感,他們可能通過過度付出或情緒控制來維系關系;
回避型依戀者則可能因為害怕親密而保持距離,甚至在關系中表現出冷漠。而安全型戀人就像一杯恒溫的水,不會燙得你退縮,也不會冷得令你心寒。
03
留意他們如何描述過往關系
在親密關系里,有一個可以很快檢驗伴侶依戀模式的技巧,就是留意他如何描述過去的關系。
你可以問問他,和前任都是因為什么原因分手的,由此窺見他對親密關系的真實態度。
一個焦慮型依戀的人,可能會咬牙切齒地痛罵對方,控訴對方在關系里如何忽視自己,細數自己如何為對方付出,最后感慨真心永遠換不來真心。
一個回避型戀人,可能輕描淡寫地說“沒什么特別的理由”,或者用“性格不合”搪塞過去,仿佛那段關系從未真正存在過。
而安全型依戀的伴侶,談論到前任時往往非常平和,談到分手的原因也會比較客觀。
他既不會隨意給前任丟鍋,也不會追悔莫及好像錯過了一生摯愛,尤其是他會勇于承擔自己在關系里的責任,比如坦言:
“那時候我不懂及時溝通,總以為她應該猜到我的想法,后來才明白這是不成熟的表現”。
這種既不貶低他人也不自我美化的態度,恰恰展現了安全型依戀者的人格成熟度。
與安全型依戀模式的人相處,是一種難得的舒適體驗。他們既能給予伴侶穩定的支持,又能保持自我獨立,這種平衡讓關系充滿安全感和信任感。
但不可忽視的是,想要找到一個安全型的戀人,需要我們自己先建立穩定的內核。
當我們不再用哭鬧來測試愛情,不會控制欲爆棚,也不再迷戀被伴侶過分需要,不再想和伴侶時刻黏在一起時,我們吸引來的伴侶很可能就是安全型戀人。
當我們自己變得平和,變成了能夠給予對方健康愛意的安全型伴侶,那個能陪你細水長流的人自然會與你在人生的某個路口相遇。
作者 | 止水 心理學終身愛好者與實踐者,致力于探索人性的深邃與偉大。
如果你也想咨詢或者傾訴,請私信我!
本文的插畫,未經授權,不得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