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罕見表態,和伊朗“劃清界限”后,收到了一份重要的“大禮”:美國似乎正在考慮,從東歐大規模撤軍。俄方為何會對鐵桿盟友伊朗強硬表態?美軍考慮撤出東歐的行為,和這種表態有聯系嗎?
最近的國際局勢接連出現了兩個反常情況:先是俄方表示,若美國襲擊伊朗,俄方沒有向伊朗提供軍事援助的義務,但會采取一切措施調解;緊接著是美媒爆料,稱五角大樓正在考慮,從東歐撤回1萬名美軍,引起了歐洲國家的不安。
【美軍撤出或引起歐洲國家不安】
俄羅斯想幫伊朗也是有心無力
我們先來看俄伊這對盟友“劃清界限”的問題,眾所周知,作為俄羅斯在中東所剩無幾的盟友,伊朗在過去得到了俄方在軍事和外交上不少的支持。
但歸根結底,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戰略目標,是維護其影響力和利益,為此與美國或其他地區國家發生直接軍事對抗,是俄方不愿看到的。
通過表明不向伊朗提供軍事援助,俄羅斯向美國亮明了態度,試圖降低自身被卷入地區沖突的風險,從而保護其現有利益。
與此同時,就算俄方真心想要幫助伊朗,實際上也是有心無力,此前敘利亞阿薩德政權被推翻時,俄軍對敘利亞原政府軍的幫助就非常有限,在敘臨時政府成立后,更是將活動范圍收縮在軍事基地內,甚至一度打算放棄這里,直接撤離。
而長期支持伊朗,也給俄羅斯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尤其是在當前俄烏沖突尚未結束的前提下,俄羅斯更傾向于采取成本較低的外交手段來解決問題。
【長期戰爭下俄羅斯不再有余力幫助盟友】
美軍撤出一半駐軍引起歐洲不滿
說完了俄伊,我們再來看美歐之間日漸明顯的分歧,在上屆拜登政府時,美國在東歐地區部署了約2萬名美軍,意圖十分明顯,就是要針對俄軍。
如今特朗普政府直接考慮將這個數字銳減一半,足以讓歐洲國家,尤其是那些和俄烏接壤的國家感到不安。
事實上,美軍現在已經從位于波蘭東南部,一處負責向烏軍提供給援助的物流樞紐撤離,向著更后方部署。
種種跡象表明,美方的行為或許不僅僅是在“恐嚇”歐洲,也是在極力避免和俄軍發生潛在沖突。
這種信號對于俄羅斯來說,無異于一份重磅大禮,對于普京政府來說,如果不是美國的介入,烏克蘭不可能撐這么久,俄方的損失也不會這么大。
更進一步來說,在結束俄烏沖突后,俄羅斯還要面臨整個北約的威脅,此時美國撤軍可能被視為一種“退讓”信號,使俄方的壓力大大減少。
順帶一提,從波蘭撤走的這批美軍,可能還負責向烏軍提供武器使用、情報分享等任務,這意味著美國正在削減對烏克蘭的支持力度,有助于俄軍在戰場上打得更順利。
【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援力度可能會減少】
美俄是否握手言和
從美俄雙方這種十分“默契”的表現來看,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表明美俄之間存在明確的交易,但從雙方近期的動作來看,確實可能存在某種妥協。
盡管美俄是傳統對手,但隨著局勢的發展,也可能找到一些共同利益,雙方可能通過幕后協商達成了一定程度的合作,以實現各自的戰略目標。
這反映出不論是美歐還是俄伊,國家利益始終是外交政策的核心驅動力,即使是所謂的“鐵桿盟友”,在關鍵時刻也可能因利益分歧而暫時劃清界限。
這提醒我們,在國際事務中,不能簡單依賴“友誼”或“同盟”,而是要注重維護自身的核心利益。
【美俄關系沒有從根本上發生變化】
國際局勢瞬息萬變,任何國家都需要具備靈活應變的能力,無論是俄羅斯與伊朗的微妙關系,還是美俄之間的潛在妥協,都體現了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各國需要不斷調整策略以適應新的挑戰。
這也再次說明了,當今世界單邊行動難以奏效,多邊合作才是解決國際問題的重要途徑。
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盡管美俄看似握手言和,俄伊暫時劃清界限,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之間的關系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只有立足于自身利益,并靈活應對變化,才能在全球化的今天立于不敗之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