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是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一類慢性病。在上海,伴隨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癌癥負擔持續加重。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上海新發癌癥病例9.29萬例,發病率為625/10萬,發病前三位的癌癥依次是肺癌、大腸癌和甲狀腺癌;2021年全市有3.85萬人因癌癥而死亡,死亡率為259/10萬,癌癥仍是本市居民的第二位死因。
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上海持續開展防癌抗癌健康科普,加強癌癥篩查適宜技術研究和推廣,擴大常見癌癥篩查覆蓋面,推進癌癥早診早治,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全市癌癥防治核心指標穩步提升,常見惡性腫瘤診斷時早期比例提升至42.8%,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已達61.6%,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近十年來,上海在全市范圍開展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促進了大腸癌患者和前期病變患者的早診早治,提高了患者生存質量、延長了生存期。2024年,為超過59萬居民提供了篩查服務,已發現癌前期病變6145例、確診大腸癌745例。今年,本市將圍繞“50歲以上人人參加一次大腸癌篩查”目標,繼續向超過50萬居民提供免費的大腸癌篩查服務。
2023年起,上海依托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在全市16個區的5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肺癌、大腸癌、食管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和宮頸癌等7種常見癌癥綜合風險評估和篩查管理。截至2024年底,已為16.8萬居民提供綜合風險評估服務和個性化健康教育,發現癌癥高風險9.6萬人,并提供了臨床檢查建議和便捷轉診引導。今年起,上海將繼續推廣7種常見癌癥綜合風險評估和篩查管理,逐步覆蓋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并通過移動終端支持居民自助開展癌癥風險評估。
4月15日—21日是第三十六屆上海市腫瘤防治宣傳周,市衛生健康委將舉辦腫瘤防治宣傳周市級主題活動,發布本市最新癌癥監測數據,介紹市抗癌協會新版《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開展科普宣傳,組織知名醫學專家現場咨詢。
原標題:《滬新發癌癥排名發布,常見惡性腫瘤診斷時早期比例達42.8%》
欄目編輯:王蕾 題圖來源:新民晚報制圖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左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