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河北省三河市商戶被要求禁用“紅藍”招牌的報道,引發關注。多條街道的商戶表示,接到城管部門“整改”通知,有的招牌由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上門拆除,有的商戶自主更換或刷漆。
截至4月14日,三河市相關部門均未對此事作出正式回應。也并未有正式的紙面整改通知出現。
4月14日,有商戶提供了一段2024年10月底的視頻,據稱是三河市市場監管局負責人劉某在某市場,關于“廣告牌改底色”的。
談話中男子表示:“按書記的要求,西邊打造的是學院風、國際化。”
“不允許有紅色底色的牌匾,紅色代表火,比較火熱,人到里面比較亢奮。”
“你把廣告牌弄紅了,大伙進里面就有一種煩躁的感覺……所以去紅去藍,藍色太俗,所以你要暗色調。咱們在今后設置牌匾時,一定要改正。”男子強調道。
記者從《三河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導則》查詢到,三河市的西市區規劃要求確實為“學院風、現代化、國際化”,總體意向為“端莊大氣、溫暖典雅、簡潔內斂”,色彩要求為“紅磚色、葡萄牙米黃、暖白色、咖啡色及衍生暖色系,白色或淺色點綴。”
該《導則》信息與視頻中男子的現場說法一致。
就在大家議論紛紛,猜測這陣風會刮多久時,更勁爆的消息傳來:廊坊市聯合調查組介入,初步核查認定媒體反映問題基本屬實,三河市委主要負責人已被免職!
不僅如此,人民日報、新華社、北京日報都刊發了批評文章。
嚴厲指責了這“勞民傷財”的行為。
文章說的很直接,“招牌只要不違反法律法規,合乎公序良俗,使用什么顏色,相關部門該保持審慎,不宜過多干涉。”
更一針見血指出,“與其在招牌顏色上費心思,不如認真幫助店鋪商戶解決“成長中的煩惱”“發展中的問題”,真正聚焦消費者關注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提升消費體驗,保障消費權益。”
人民日報等官媒的發聲,簡直振聾發聵,大快人心!
老板姓不敢說的,官方給咱都說了!
批評文章的最后,官方也提出了幾點待解決問題:
招牌為什么要拆?是否經過合法合規的流程?誰來承擔商戶被迫更換招牌的損失?
到目前為止當地相關部門依然沉默以對。
有網友發現,在通報中被批評的三河市委書記,這位領導是2024年6月調任到三河市當書記的。
三河的牌匾從2024年7月開始整改。
此前他還在固安縣當書記,固安縣也發布過牌匾規范通知。
其他的信息,我們就靜等官方的調查結果吧。
正如官媒文章中說的,“出現了問題、發生了輿情,躲閃不是辦法,不能奉行“拖字訣”。期待當地能深入調查、公正處理,給當地商戶和公眾一個交代。”
希望這是最后一次“面子”工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