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在3月舉行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外媒記者提問稱:美國財長近期宣布,美國對中國一家煉油廠和一進口伊朗石油的石油碼頭實施制裁。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方一貫反對濫施非法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美國應當停止干擾破壞中國和伊朗正常的商貿合作。中方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美國財長(資料圖)
美方指責這家中國煉油廠過去通過伊朗革命衛隊與也門胡塞武裝有關的影子公司,進口了5億美元的伊朗原油。而美國認為革命衛隊和胡塞組織走私的原油并沒用于伊朗民生,都用于支持恐怖行為。此外,這項制裁令還針對8艘走私船隊,和4家注冊在中國大陸、香港和非洲等地的公司。這是特朗普政府第一次公開制裁與伊朗石油有合作的中國煉油廠。
考慮到中美已經進行了兩輪關稅對抗,中方在反制方面的表現讓外界感到震驚,兩次的反制速度、制裁范圍都直擊美國經濟命脈,尤其是第二輪對農業領域的制裁已經影響到了特朗普的支持率。更讓美國人惶恐的是,中國外交部已經亮明了態度:如果美方想要繼續對抗,不論是貿易戰或者其他領域的對抗,中方都將奉陪到底。所以說,貝森特雖然是對中國兩家企業的制裁,已經影響到了中國對外貿易合作,完全可以視為美國在試探中國貿易對抗的底線。
伊朗石油(資料圖)
有分析指出,盡管美國試圖通過制裁切斷伊朗的石油收入,但伊朗早已建立了龐大的“影子艦隊”和地下交易網絡。魯清石化被制裁,并不會對伊朗經濟造成致命打擊。此次制裁也提醒中國企業,在國際合作中需更加謹慎,同時,中國應加快能源多元化戰略,減少對單一國家的依賴。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安德烈·魯登科表示,中國需要多少石油,俄羅斯就準備向中國輸送多少石油。對于如果美國對華石油供應降為零,中國會否購買更多俄羅斯石油的問題,魯登科答復說:“我認為,中國的行動首先將基于自身的國家利益。如果國家利益要求購買石油,中國當然會這樣做,這是我們中國朋友的選擇。”據報道,專家認為,如果保持目前的關稅稅率,美國對華原油出口或在未來幾個月降為零。隨著中國對美國商品加征關稅,加工美國原油對中國煉油廠來說將無利可圖。
俄羅斯副外長(資料圖)
俄羅斯是中國重要的石油出口國之一,占到中國進口石油總量的20%,因此俄羅斯在這個時候作出的重要承諾,可以說是直接打消了美國試圖通過石油資源,影響中國工業命脈的想法。不僅如此,俄羅斯擴大石油出口,也會對美國經濟造成嚴重沖擊。因為美國的化石能源出口,是其貿易順差的主要來源,而想要保住這份蛋糕,美國一直沒有放棄操控全球的石油價格。
如果說石油是俄羅斯送來的“主菜”,天然氣就是讓人眼前一亮的“甜點”。4月初,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完成“西伯利亞力量”管道的春季維護,首次做到維護期間供氣“不打烊”。Gazprom透露,這一突破是應中國要求實現的。從3月到4月,管道按約定量持續輸氣,穩穩保障了中國的能源需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