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日關系,大家可能都聽說過一些聳人聽聞的說法,比如“2025年中國要攻打日本”之類。
最近幾年,這種話題在網上挺火的,尤其跟日本一位退役將領矢野義昭掛鉤。
他曾公開預測,2025年4月,中國可能會對日本動手,中日沖突一觸即發,甚至還說日本可能會像烏克蘭那樣,成為戰爭的前線。這話聽著挺嚇人,但到底是怎么回事?
矢野義昭是誰?
矢野義昭。他出生在1950年代,軍人出身,從小就受軍事氛圍熏陶,加入了日本自衛隊,那會兒正是冷戰高峰期,日本跟美國綁得緊,盯著蘇聯遠東的動靜。
2000年代,他升到陸上自衛隊的高層,負責過一些重要崗位,后來退役。退役后,矢野義昭轉型當了軍事評論家,經常上電視節目、寫文章、做演講,聊國際安全和軍事局勢。
他的風格挺直白,觀點也大膽,喜歡拋一些爆炸性的預測。最出名的一次,是他在2012年左右預測了俄烏戰爭。
當時他分析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歷史矛盾、地緣沖突,說未來可能會打起來,結果2022年俄烏真開干了,這讓他名聲大噪。
有人覺得他有眼光,有人覺得他是瞎貓碰上死耗子,反正關注度是上去了。
矢野義昭跟中國的關系,主要體現在他對中日局勢的看法上。他退役后沒少聊東亞的事,尤其是釣魚島問題和中國的軍力發展。
他的核心觀點是,中國崛起太快,日本跟不上,未來可能會吃虧。這家伙說話不拐彎抹角,預測也挺極端,比如“2025年中國攻日”這種說法,就是他拋出來的重磅炸彈。
矢野義昭的預測是怎么回事?
咱們具體聊聊這個“2025年4月中國攻日”的說法。這不是隨便一句話,而是矢野義昭在2010年代初幾次公開場合提到過的。
他最明確的一次預測,是在2012年左右的一次演講里,說中國可能會在2025年4月對日本動手,目標可能是沖繩,甚至北海道也保不住,日本會打輸,淪為“下一個烏克蘭”。
第一,他看中日軍力對比。
2012年那會兒,中國的軍力剛開始起飛。遼寧艦2012年9月服役,是中國第一艘航母,但當時還不太成熟,艦載機都沒完全搞定。
殲-20戰斗機2011年首飛,還在測試階段,離大規模部署遠著呢。日本這邊自衛隊實力不弱,海上自衛隊有“出云”號這種準航母,反潛技術在亞洲算頂尖。
矢野義昭當時覺得,日本的技術和美國支持還能撐場面,但他也警告說,中國發展太快了,軍艦一艘接一艘下水,飛機越造越多,十年后差距就大了。
他預測到2025年,中國可能有好幾艘航母,殲-20滿天飛,潛艇也更先進,日本根本扛不住。
第二,他盯著釣魚島。
釣魚島是中日老大難問題。矢野義昭覺得,這地方就是個火藥桶,摩擦多了容易擦槍走火。他推測,2025年中國可能拿釣魚島當借口,直接動手,把沖突升級成全面戰爭。
第三,他看國際局勢。
矢野義昭認為,美國在亞太的布局會刺激中國。2010年代,美國搞了個“亞太再平衡”戰略,把軍事重心從中東挪到亞洲,航母、戰機往日本、韓國塞了不少。
中國這邊可能覺得被圍堵,軍力發展加速。矢野覺得,中美博弈加劇,中日關系肯定受影響。如果中國要突破美國封鎖,拿日本開刀是可能的。
他還說,美國到時候未必救得了日本,因為中國導彈太多,美國航母都不敢靠太近。
第四,他拿烏克蘭類比。
2012年預測俄烏戰爭時,他就覺得大國跟鄰國打仗不稀奇。2022年俄烏開戰后,他更覺得這種模式能套到中日身上。
他說日本跟烏克蘭一樣,都是大國博弈的前線,靠著美國撐腰,但真打起來,美國遠在太平洋對面。日本可能會被打得稀巴爛,沖繩丟了,北海道還可能被俄羅斯趁亂搶走。
這個預測一出,日本炸鍋了。有的人覺得他危言聳聽,嘩眾取寵;有的人覺得他說得有道理,得警惕。
不過,他沒給出啥具體證據,比如中國有啥作戰計劃,完全是推測。所以這事在日本吵了一陣子,慢慢也就淡了。
中日關系現狀和發展趨勢
矢野義昭的預測聽著嚇人,但得結合現實看看,中日現在啥情況,2025年真會打起來嗎?
軍力對比咋樣了?
過去十年,中國的軍事實力確實蹭蹭往上漲。到2023年,遼寧艦、山東艦都服役了,福建艦也下水了,這是中國第三艘航母,排水量8萬噸,能載更多飛機。
殲-20已經批量生產,估計有200多架,部署在沿海一帶。潛艇方面,094型核潛艇能帶洲際導彈,096型據說更先進,噪音小,藏得深。
日本這邊呢,F-35戰斗機買了100多架,但交付慢,到2023年才幾十架?!俺鲈啤碧柡汀凹淤R”號改成了準航母,能帶F-35B,但跟中國航母比,噸位小,火力弱。
國際局勢有啥變化?
美國還是日本的靠山,2023年在日本駐軍5萬多,航母經常在日本?;斡?。中國這邊跟美國關系不咋地,貿易戰、科技戰打了好幾年,軍事上也針鋒相對。
但中國沒表現出要打日本的意思,反而一直在說“和平發展”。俄羅斯倒是跟中國走得近,可也沒證據說會聯手搞日本。矢野義昭說的“北海道被搶”,聽著更像是腦洞。
兩國關系咋樣?
中日關系冷歸冷,但經濟上離不開。2023年,中國是日本最大的貿易伙伴,日本出口的汽車、芯片好多賣給中國,中國也靠日本的機床、技術。
民間交流也有,比如旅游、留學,疫情后慢慢恢復了。兩國領導人2023年還見了面,談合作,雖然歷史問題老吵架,但都不想真撕破臉。
從這些看,2025年4月打起來可能性不大。中國沒必要冒這險,日本也沒主動挑釁的本錢。矢野義昭的預測,更多是基于趨勢推演,現實里還差不少火候。
中日關系的未來咋看?
中國官方一直說要和平崛起,不搞擴張,2023年在聯合國還強調不稱霸。經濟上,中國忙著搞“一帶一路”,對外打仗不符合利益。
日本這邊呢,自衛隊守土有余,進攻不足,美國也不會讓日本隨便亂來。兩國吵歸吵,貿易、合作還得繼續,真打起來誰都虧。
但從過去十幾年看,雙方都挺克制的,沒到失控的地步。矢野義昭的“烏克蘭”比喻聽著唬人,可日本跟烏克蘭不一樣,地緣環境、經濟地位差太遠,硬套不上。
矢野義昭的“2025年中國攻日”預測,算是個大膽的猜想。他憑著軍旅經驗和對局勢的觀察,拋出這么個說法,準不準另說,至少讓人多想了想中日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