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短劇行業逐漸被少數巨頭掌控,原本活躍在小程序領域的短劇公司面臨著生存空間被嚴重擠壓的困境。因此,這些公司將海外市場視作現階段業務增長的關鍵突破口。
作者 | 王珊珊(北京)
「我們整個公司的重心,包括我個人的重心,現在都放在海外?!苟虅〕龊S牌 Crest Pte.Ltd、上海嘉書科技(冰甜短劇)創始人王小書告訴我們。作為一位擁有超過20年網文、游戲及短劇從業經驗的創業者,短劇出海是王小書目前認為值得all in的領域。
短劇出海開始受到關注是在2023年,ReelShort登頂美國iOS娛樂類免費榜,憑借「日入上億美金」的營收傳聞,帶動母公司中文在線多次漲停。隨著「短劇出海元年」這一風口的興起,原本國內小程序短劇的主力公司,以及具有出海經驗的網文和游戲公司紛紛加入戰局。
進入2024年,隨著字節系等巨頭對國內短劇市場的擠壓,曾經依賴小程序生態的許多企業不得不轉型,更多地成為生產鏈條中的供應商。因此,越來越多中國短劇內容創業者開始將目光投向海外,期待能在海外市場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據相關數據估算,2024年海外短劇APP的充值和廣告收入總和預計將超過12億美金,甚至有可能接近或突破15億美金,并且今年的收入預計將再翻一番。
市場的高速增長與持續加大的投入密切相關。2024年下半年,更多公司加入了短劇出海的陣營,麥芽傳媒的NetShort、掌玩的FlickReels、以及前檸萌影視聯合創始人周元主導的StoReel等新興平臺紛紛進入市場。根據DataEye-ADX提供的海外短劇版數據,從2024年9月開始,海外投放短劇APP的數量大幅增加,到2025年2月,投放短劇APP的數量已經達到了231款,是去年同期的近4倍。
其中,字節跳動的入局備受業內矚目。去年11月,字節跳動推出了針對東南亞市場的免費模式短劇平臺Melolo;今年初,又上線了專注日本市場的付費短劇應用PikoShow。字節的加入也引發了關于是否會出現類似紅果海外版的討論。
可以確定的是,海外短劇的競爭將愈發激烈。
目前,短劇出海仍處于搶占市場的大規模投入階段。無論是投流獲客還是本土化制作,都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持,這意味著目前的領軍企業擁有其他業務基礎或背后有強大的母體集團作為支撐。2024年,海外短劇APP的內購收入前三強分別是點眾的DramaBox、已經從中文在線獨立出來的ReelShort、以及九州的ShortMax,其中點眾和九州均為國內小程序短劇的領頭企業。
那么,2025年短劇出海的走勢會如何?在與短劇出海從業者的交流中,我們試圖回答現階段最受關注的四個問題:1.字節入局會帶來多大影響?2.在內容供給方面,譯制劇與本土化制作的優劣勢各是什么,誰更重要?3.海外短劇觀眾都是誰?用戶增長面臨怎樣的瓶頸?4.燒錢要到何時?
1字節入局
字節跳動從去年下半年開啟短劇出海攻勢,面向不同國家市場推出不同產品。免費應用Melolo 主要面向東南亞地區,付費短劇應用 PikoShow 于年初在日本上線。
這兩款字節系應用目前的成績都與「海外版紅果」相差甚遠。我們發現PikoShow在日本只上線了Android版本,下載量僅超過一千人。Melolo全球雙端的預估下載量超過 132 萬次,表現不如昆侖萬維同期上線的競品 FreeReels。FreeReels 的累計下載量已超過 660 萬次,買量及營銷的投放力度都更大。
不過,基于字節的巨頭影響力,未來很可能還會有新的內容產品及玩法推出,格局是否會進一步變化還難下定論。
點眾董事長陳瑞卿在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的演講中就表達了擔憂:「我們國內的大公司,他們也一定會去做(短劇出海),就像我們先去探路,人培養好,后面的收割機在后面收割了。我們跑得足夠快,有幸參與得比較早,做革命先驅,弄不好也會做革命先烈……」
陳瑞卿擔心的情況,正是國內微短劇市場過去兩三年間上演的劇本。短劇出海的主力軍大多是原來小程序短劇領域的頭部企業,這與國內短劇行業的劇烈變化有很大關系。如今,紅果月活用戶規模截至去年12月已飆升至1.58億,愛奇藝等頭部平臺紛紛入局,小程序短劇企業更多地在產業鏈中扮演供應商角色,而非擁有主控權。
去年至今,王小書及團隊已將整體重心向海外轉移,Crest Pte.Ltd 現有海外員工200多人,超過國內嘉書科技的100多人。Crest Pte.Ltd 主要面向日本市場,目前已上線了3款短劇出海應用。其中 TopShort 是付費會員模式,Cool drama 是付費會員+廣告的混合模式,YuzuDrama 則是免費廣告模式。YuzuDrama 今年初上線以來,安卓版本一度登上日本Google Play總榜 Top20。
YuzuDrama
即使不考慮字節跳動,Crest Pte.Ltd面臨著來自于同行們的激烈競爭。日本被視作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海外短劇付費市場,近半年來,ShortMax、ReelShort、FlexTV、GoodShort的重視度持續提升,DramaBox目前占據著日本市場第一的位置。
王小書認為,小程序短劇團隊大多擅長捕捉最新的商業模式和內容趨勢,老板們具有很強的創業精神和戰斗力,無論是從無到有地在國內開展短劇業務,還是在海外拓展市場,都展現出了這種特質。
作為擁有十余年海外發行經驗的創業者,在王小書看來,無論是流量分布還是用戶消費習慣,海外市場的商業環境更加復雜且多元化,與國內的發展情況會有很大差異,因此很可能不一定會重蹈國內被巨頭壟斷的結局。
2本土化制作or 翻譯
在短劇出海早期階段,ReelShort驗證過美國本土化制作的市場潛力,《The Double Life of My Billionaire Husband》播放量突破3億,充值金額約為1800萬美金。這部短劇與《閃婚后,傅先生馬甲藏不住了》的劇情梗類似,講述女主被迫相親,卻陰差陽錯地與霸道總裁閃婚的故事。
海外短劇制作人、經紀人高維那告訴我們,《The Double Life of My Billionaire Husband》由其合作的華裔導演項思寧執導拍攝,編劇團隊則由美國本土編劇組成。正是因為早期幾部英文短劇意外地大獲成功,才吸引到各家平臺都開始入局嘗試海外制作。
新聲Pro曾于2024年1月關注過好萊塢華人影視從業者幾乎都在拍短劇的現象。一時間,電影學院留學生、已有三五年影視從業經驗的人、乃至有房子可出租的社區房東,全都匯集在海外豎屏短劇的熒幕背后。
截至目前,美國市場的大部分頭部爆款是英文短劇,大爆款收入約500萬美金,中爆款150-200萬美金,小爆款50萬美金左右。九州旗下ShortMax 去年10月出品的《The Divorced Billionaire Heiress》再次刷新了海外本土短劇的票房紀錄。
ShortMax的最受歡迎劇集排名
然而,近一年來,好萊塢制作面臨著成本迅速上漲的壓力。正如九州董事長汪家城在演講中提到,過去一年來,美國本土制作從約7到15萬美金一部漲到現在的 20 多萬美金一部,未來可能還會漲到 30 萬、40 萬美金一部。
高維那告訴我們,漲價原因主要是因為演員片酬、場地費用都在「抱團漲」,承制團隊實際上能拿到的利潤持平甚至有所下降,尤其是不同承制團隊之間的競爭壓價也在加劇。
基于成本壓力,一些承制團隊選擇在制作成本更低的加拿大、歐洲、東南亞乃至中國境內拍攝海外短劇。
海外短劇制作廠牌Vertical Smart自2023年成立以來,在加拿大、歐洲、國內都拍攝過英文短劇,其中國內拍攝的多部均成功上線十余個海外平臺。創始人韓沛均告訴我們,團隊未來還會繼續加重國內拍攝的比重,因為成本低效率高,單部僅在10 到 13 萬美金之間。
韓沛均介紹說,國內的一些城市如青島、西安、蘇州、上海、海南等,已經成為海外短劇拍攝的常用地。國內本身也有大量的外籍演員可供選擇,這些演員在國內原本就從事影視劇和廣告拍攝。
此外,在內容標準上,韓沛均觀察到,本土化制作往往只需要對一個外層的「殼」進行本土化,包括語言以及基礎的文化習俗差異等,而內在的戲劇橋段等都是對于國內熱門橋段的復制。一些英文短劇直接翻拍自國內熱門短劇,例如 FlickReels 上線了《閃婚老伴是豪門》的翻拍版。
相比英語區,日本市場相對特殊,由于其文化屬性相對獨立和封閉,且國內會日語又會制作的人才更少,需要更多地與日本當地制作團隊聯合拍攝。王小書告訴我們,Crest Pte.Ltd與日本一線電視臺、報社等都達成了合作。在流行題材上,日本短劇出現了千金大小姐、霸道和尚等更加本土的原創劇情梗。
不過,無論是在國內還是海外拍攝,由于資金和制作門檻的限制,每月穩定產出外語短劇的承制方數量很少。而短劇出海是依托于獨立內容app,需要填充進大量內容來拉新與留存。
DramaBox的應用首頁
從數量占比來看,翻譯劇,即配音或者直接配上外文字幕的中文短劇,是絕大多數短劇出海應用的核心內容。根據《2024年短劇出海報告》統計,譯制劇和本土劇的供應數量比例約為9:1。
點眾、九州、麥芽這樣的小程序短劇頭部企業有大量的中文版權儲備,先期均是以翻譯劇迅速起量搶占先機,再發力本土化制作。麥芽董事長何云長表示,譯制劇是其發力海外的基本盤。表示,譯制劇的關鍵在于速度,通過AI快速翻譯后再由人工進行審校,以確保內容的時效性。
麥芽的譯制劇《The Missing Master Chef》在不同國家和地區上架后,充值金額已達400至500萬美金,目前每天仍有收入進賬。
《The Missing Master Chef》
各平臺的譯制劇儲備與國內短劇業務基礎高度關聯,何云長提到,他擔心國內短劇市場過于內卷,利潤越來越低,如果拍攝數量大幅減少,將會影響海外翻譯劇的數量供給。此外,盜版侵權現象泛濫,麥芽去年9月入局出海時,發現自家很多劇都已被同行作為翻譯劇上線了。?
與國內情況類似,還有一些爆款版權在不同平臺之間正常分發流傳。一些新創平臺以版權采買起步,StoReel的大部分短劇版權都來自采購,包括《裴總每天都像母憑子貴》等。
3用戶瓶頸
海外短劇的主力觀眾群體是怎樣的?根據TikTok發布的《短劇出海營銷白皮書2024》,美國的短劇觀眾主要是中青年女性,尤其是那些熱愛娛樂內容的已婚有孩群體。另外,有調查顯示,短劇用戶大多來自藍領階層,尤其是少數族裔女性。
關于海外市場未來的整體規模,點眾的陳瑞卿給出了樂觀的預測:全球人口約64億,短視頻用戶已經達到30多億,未來有望增長到40億左右,其中大約20億用戶將會觀看短劇。這個預測類比了國內短劇的發展歷程——最初作為面向下沉市場的獵奇產品,短劇逐漸演變成覆蓋一至五線城市的大眾化消費品。
要想突破用戶圈層,海外短劇的內容水準需要大幅提升,必須做到像國內一樣創新并且高產。從高維那的角度來看,短劇要依賴精品化制作來吸引更多元的觀眾群體。
然而,從制作模式來看,內容瓶頸短期內很難突破。
首先,海外短劇面臨來自各類頂級文娛內容的激烈競爭。其次,由于試錯成本較高,海外本土化制作在嘗試新題材時往往較為保守。一些制作團隊渴望開拓創新題材,但平臺方態度謹慎。
一位短劇出海平臺的劇本總監告訴我們,英語短劇的更新迭代速度相對較慢,通常還停留在霸總、契約婚姻、狼人等基礎題材上。麥芽何云長也提到,與國內短劇有復雜的人物關系線不同,海外觀眾更傾向于簡單易懂的故事結構,人物數量要適中,情感表達要直接,內容結構也應清晰明了。
與國內短劇初期以男性觀眾為主不同,海外短劇的男性觀眾比例較低,可能是因為他們有大量男頻影視和游戲內容可以選擇。一些國內的男頻短劇最初通過「擦邊球」吸引注意力,而海外觀眾能夠通過正規渠道觀看大量情色內容。
由于海內外觀眾的認知階段不同,一些國內早期憑借信息差獲得成功的玩法,現在在海外變得流行起來。高維那告訴我們,目前她的主要精力集中在短劇分銷的社群運營上,借助短視頻切片吸引普通網友參與,從而賺取傭金。
對于頭部短劇平臺來說,不僅要拓展新用戶圈層,維系現有用戶的粘性同樣迫在眉睫。目前,頭部出海平臺紛紛開始運營自己的社交媒體賬號。DramaBox是目前活躍用戶最多的短劇出海應用,Facebook和TikTok的粉絲分別超過1000萬和900萬。ReelShort在去年12月上線了ReelTalk播客,播客內容包括演員獨家對話和幕后故事,進一步增強了平臺的用戶粘性。
4.賺到錢了嗎
短劇出海的公開數據紅紅火火,但與國內短劇生意一樣,大量資金用于買量投入,且海外制作成本更加高昂,各家公司的實際盈利情況眾說紛紜。中文在線的財報曾顯示,楓葉互動2023年雖然營收達到了6.86億元,但凈利潤卻只有24.42萬元。目前,ReelShort已從中文在線獨立出去,現在是獨立的海外短劇平臺。
點眾陳瑞卿在演講中強調說,出海短劇不管是商業模式、內容生產體系,還是人才的密度厚度,「遠遠沒到0到1的地步,可能就是0.1吧……現在還是紅利階段,還沒有到健康發展的階段?!雇跣嬖V我們,短劇出海是一門長期生意,目前大部分企業都處于搶占市場份額的前期階段。
所謂紅利期意味著市場增速很快,仍有廣闊的商業想象空間,但同時也附帶著大規模投入與競爭拼殺的高風險,稍有不幸就會結局慘烈。
整體而言,海外短劇市場的各方面局勢還未明朗,無論是會員訂閱制、單集付費,還是通過觀看廣告免費獲取內容,這些商業變現模式都尚在探索中。字節等巨頭企業未來很可能會有新動作,變局隨時有可能發生。
尤其是在國內短劇市場利潤嚴重下降的現在,短劇公司需要盡快直接從海外用戶身上回血。高維那獲悉的情況是,美國市場排行前五的頭部應用市場份額趨于穩定,頭部短劇應用今年已經在開始追求盈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