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得到一些答案!”
4月10日,一名英國政客在社交媒體上大倒苦水,稱香港探親時被拒之門外,扣留五個小時后直接被送上了返程的航班,但她的丈夫卻“辦理手續很快”獲準入境。
她口口聲聲稱自己無辜,但中方卻沒打算慣著,香港特區政府直接回復“公事公辦”。簡而言之——這名英國政客“罪有應得”!
英國頭次吃了閉門羹,可中國網友卻連連叫好:終于揚眉吐氣了一回……
殖民國的占有欲
1997年7月1日,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整點升起了五星紅旗,香港回歸祖國的懷抱。但也就是在對中國如此重要的時刻,英國政府卻沒少添亂。
1961年,英國外交大臣為阻撓中國收復香港,直接搬出了核威脅:“英國政府可以采用非常規的武器對付中國,顯然說是核武器更加的徹底。”
隨即,英國政府付出了行動,在新加坡部署的48枚核彈已經對準了26個我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等,但最終,英國政府沒有付諸于行動。
1982年,香港回歸的談判進入最后階段,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來華,在人民大會堂中與鄧小平談判。說是談判,不如說討價還價更貼切,這位鐵娘子為了獲利,還帶來一堆智囊團。
結果,鄧公舌戰群儒,令英方步步緊逼的發聲,猶如拳頭打在棉花上。撒切爾夫人離開之際,一改原先光彩奪目的模樣,垂頭喪氣,還重重地摔倒在了大會堂的階梯前。
1997年7月1日之前,香港回歸的交接儀式拉開序幕,中方計劃在整點準時升起國旗,但英方不僅堅持最后一秒前降下國旗,英國查爾斯王子還故意在演講中拖延時間,超出了23秒。
可中方臨危不亂,0時0分0秒,《義勇軍進行曲》響起,五星紅旗也冉冉升起。
即便香港回歸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英國政府卻沒有放下覬覦我國香港的狼子野心,近些年來不斷慫恿、推動“港獨分子”等,破壞香港的社會安定,而英國政客們也開啟了黑白顛倒的涉華言論。
2022年7月,在香港回歸25周年之際,時任英國首相的約翰遜卻拿出了1982年簽署的《中英聯合聲明》,狂妄地表示“英方對香港居民具有歷史責任”,還揚言“不會放棄香港”。
可是,《中英聯合聲明》中沒有哪一條賦予了英國政客口中所謂的對我國香港指手畫腳的權力,我國政府也一早表明立場:英國對香港無主權、無治權、無監督權。
英國政客們的顛倒黑白之詞,早就讓中國司空見慣,但如今,中國忍無可忍,打算挑一個做“典型”。
這時,英國女政客賀候絲(Wera Hobhouse)正好撞在了槍口上。
前車之鑒
賀候絲并非一個簡單的政客。
她是英國自由民主黨議員,同時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反華鷹派,還加入了“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此前,前英國安全部長湯姆·圖根達特也是該組織的一員,臭名昭著。
而賀候絲說過的“涉華”言論令人憤恨,多次在舍港、涉藏問題上無中生事、抹黑我國。
這次,她打算看望在香港的兒子和孫子,雖然是“私人行程”,但是如此“反華”的一個英國人進入我國領土,誰也無法預料這又會為她的反華言論增添多少所謂的“素材”。
更何況,我國一早表明了外交原則:尊重領土主權與完整。
所以,賀候絲被禁止入境,應在意料之內,甚至,早就應該將她這類的“反華”政客列入禁止入境的名單。
沒想到,她仍保持著“大英帝國”輝煌時期的一絲高傲,試圖控訴中方,英國外交大臣拉米甚至喊話中國,也要求中國做出個解釋。
這番賊喊抓賊的表現,頗有西方一貫的霸道行事風格。
2021年,因中方制裁7名抹黑中國的英國議員,英國政府便禁止中國大使參加活動,而且,包括英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動不動就給中國官員冠上“發表反對言論”、“威脅國家安全”的帽子,實施入境限制。
難道西方這種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行為,就是正確的?就該讓全世界為他們的殖民思維買單嗎?
中國已經不打算慣著這些三番五次干擾我國主權的國家為所欲為了。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會發表聲明:根據國際法,國家有權自主決定是否允許外國人入境,港府也有權利按照相關規定做出相應的判斷。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也表示:入境人士應當清楚自身過去所做的行為,如他/她拒絕回答有關其入境目的的提問,對其入境沒有幫助。
中國已經不是百年前任人屈辱的落后國,他國妄圖再想從我國身上擢取利益,就要考慮清楚能否承擔起后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