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之前,先點個關注,下次再來不迷路。
最近一段時間,最受人關注的熱點事件,莫過于河北三河市城管“禁止商戶使用紅藍黑招牌”一事了。
從之前的報道中得知,這事還只是城管口頭下的通知,并沒有正式文件下達。
盡管城管方面表示,后續(xù)會正式下文,但從程序上來說,就已經(jīng)違背了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
也就是說,不讓商戶用“紅藍黑”三種顏色做招牌,從根本上就不合法。
這事在網(wǎng)上鬧大了以后,引起了各級媒體的廣泛關注,就連人民日報和新華網(wǎng)這樣重量級的官媒都親自下場了。
新華網(wǎng)用一句“權力豈能如此任性“,直指當?shù)卣畯娖壬虘舾鼡Q招牌的做法”太兒戲“。
人民日報也發(fā)表評論,指出城市治理不能如此要“面子”。
確實,如今三河市相關方面的態(tài)度還不明確,很多問題仍舊讓人看不清楚。
比如:招牌為什么要拆?為什么只有“紅藍黑”色不能用,是否經(jīng)過合法合規(guī)的流程?誰來承擔商戶被迫更換招牌的損失?
面對撲天蓋地的質疑,當?shù)氐幕貞獰o疑是減分的。
開始信心十足的說是“城市規(guī)劃統(tǒng)一要求”,發(fā)現(xiàn)輿論鬧大后又辯稱“不怕麻煩的可以改回來”,如今廊坊紀委介入,當?shù)毓俜接旨w失聲。
說實話,這事怎么看都挺荒誕。
全國擁有25000多家門店的蜜雪冰城,恐怕怎么都想不到,有朝一日到了三河,大紅的招牌能被刷成綠色和灰色。
更荒謬的是,三河市兒童醫(yī)院的”紅十字“,都變身成了“綠十字”。
看到很多網(wǎng)友的惡搞,唐僧取經(jīng)到了三河,身上都披著綠袈裟,不得不佩服大家的想像力。
“紅藍黑”,到底為什么在三河被“禁用”呢?
據(jù)網(wǎng)友的說法,是某部門負責人認為,紅色會令人亢奮,而藍色則太俗氣。
暫且不知道真假,不做過多的評論,單從市場的角度來說,商家用什么顏色做招牌,應該是個人的自由。
只要商家合法經(jīng)營、照章納稅,就應該給他們足夠的自主權,一個招牌天天改來改去,未免干涉的太多。
再說了,強制商戶換招牌這種事,以前不是沒有發(fā)生過,有的城市不僅顏色要管,尺寸大小和樣式都要統(tǒng)一。
結果怎樣?一眼看過去都是一模一樣的顏色,毫無特色可言,反而降低了群眾的消費欲望,對當?shù)亟?jīng)濟不僅沒有推動,而是扯了后腿。
人民日報說得好,城市治理,不能光看“面子”是否光鮮亮麗,更要看“里子”是否真正讓群眾得實惠、有助于安居樂業(yè)。
這事已經(jīng)做錯了,那當下該做什么?
用沉默的態(tài)度應對顯實是不行的,這時候不能抱著”說地多錯的多“的想法,千方百計地避免責任。
城市治理難免會出錯,這并不可怕!怕的是做錯卻不知錯,知錯又不改錯。
三河用一句”不怕麻煩可以改回去“當作默認認錯的態(tài)度顯然還不夠,倒不如大大方方的承認錯誤,積極去彌補商戶的損失,反倒能讓公眾高看一眼。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一件小問題都有可能被發(fā)酵成大事件,更別說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糾紛。
我們希望當?shù)赜嘘P部門,能夠拿出更加開放、務實的態(tài)度,妥善處理好這一次的”招牌“事件,別再讓”綠十字“的鬧劇重演了。
城市不應該是誰想改就能隨意改,城市管理看的是治理水平而不是簡單的”下命令“。
古代的皇帝尚且還能下”罪已詔“,實在想不通,承認個錯誤就這么難嗎?
點贊、關注、轉發(fā)、在看都是鼓勵 喜歡點個關注吧
封面·配圖 / 來源網(wǎng)絡,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