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年頭,間諜真的是無處不在、無孔不入。
我們常以為間諜活動只存在于電影中,沒想到在軍工研究院這樣的保密單位,竟然出現了內部“間諜”。
而在被抓的時候,他的作案過程也被曝光了。
被“發展”的間諜
4月12日,央視報道國家安全機關破獲了一起間諜大案,而涉案的竟然是某軍工研究院的網絡管理員兼保密員衛某。
據了解,衛某是來到研究院不久,性格內向孤僻,在研究院里幾乎沒交到什么朋友。
工作上也磕磕絆絆,時不時因為疏忽犯下錯誤,自然少不了被上級領導批評。
每次挨批,他都不反思自己工作中的失誤,反而滿心憤懣,認定領導是故意針對他,心里那股委屈和怨氣越積越深。
而閑暇時,衛某沒有別的消遣,就愛到單位附近的公園散散步,試圖在自然的懷抱中舒緩心中的煩悶。
可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被一雙雙不懷好意的眼睛緊緊盯著。
在軍工研究院周邊,有個心懷鬼胎的間諜長期蟄伏著,時刻尋找著下手的機會。
這個間諜把目標鎖定在所有帶著工牌出入的人身上,而衛某獨來獨往的行事風格,以及總是形單影只的狀態,很快便被列入重點觀察名單,成了間諜眼中“大有可為”的目標。
一日,衛某如往常那般在公園漫步,那個間諜瞅準時機悄然靠近。
一開始,間諜只是隨意地和衛某搭話,從當天的天氣聊起,再扯到生活中的瑣碎小事,看似云淡風輕的閑聊,實則每一句話都是在試探,在拉近與衛某的距離。
衛某平日里本就缺少能傾訴的對象,突然有人主動和他交流,內心的孤獨感瞬間被這份“熱情”驅散了一些,不知不覺間,就和這個陌生的“路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聊了起來。
此后,間諜更是頻繁邀約衛某外出吃飯,飯桌上,間諜對衛某關懷備至,各種噓寒問暖,飯后還時不時送上一些或精致或實用的小禮物。
衛某哪里經得起這般“糖衣炮彈”的輪番轟炸,心里一熱,很快便把這個心懷叵測的間諜當作了推心置腹的“好朋友”。
在間諜的“悉心經營”下,衛某徹底放下了防備,而間諜也不再遮遮掩掩,露出了他的真實目的。
他向衛某拋出了每月2萬元的“兼職”誘餌,這對于薪資并不高又心懷不滿的衛某來說,宛如一塊巨大的磁石,瞬間吸引住了他。
在金錢的誘惑下,衛某鬼迷心竅,徹底喪失了應有的警惕和職業操守,一頭扎進了違法犯罪的深淵。
作案過程
衛某身為研究院的網絡管理員,他利用這個便利,選擇在夜深人靜之時,單位里空無一人,偷偷登錄內部系統,開始瘋狂下載核心圖紙。
除了竊取電子資料,衛某偷偷配了領導辦公室的鑰匙,趁著周末,大家都在享受休息時光,整個辦公區域冷冷清清之時,潛入領導辦公室,翻箱倒柜,竊取紙質機密文件。
為了防止被監控發現,他甚至模仿電影里“碟中諜”的橋段,用口香糖粘住監控探頭,自以為這樣就能瞞天過海,不留下一絲痕跡。
為了更方便地轉移這些涉密資料,衛某把特制的微型存儲設備縫進運動襪里,每次過安檢時,便假裝“腳氣發作”,捂著腳喊疼,順勢脫下鞋子,以此來躲避安檢設備的檢查,成功將大量機密帶出單位。
不僅如此,衛某還在會議室的吊頂夾層安裝軍工級拾音器,又借著維修之名,在茶水間裝設信號放大器,他時刻監聽著單位的重要會議內容。
據統計,他累計竊聽時長高達172小時,竊取了6份機密級軍工圖紙,泄露了536份秘密文件和400余份會議記錄。
這些數據背后,是國家機密如決堤的洪水般外泄,給國家的安全帶來了難以估量的損失和威脅。
露出馬腳
公安部的網絡安全監測系統最先捕捉到異常,發現一個關聯衛某的郵箱頻繁傳輸加密文件,且數據流量遠超正常辦公范疇,異常數據警報迅速拉響。
國安部門接到線索后,即刻出動,暗中對衛某展開全方位跟蹤。
國安人員發現,衛某常在一些偏僻路段與陌生人員會面,舉止鬼鬼祟祟,每次碰面時間不長,但離開時神情都格外緊張,這些可疑交易,愈發坐實了對他的懷疑。
為掌握鐵證,國安部門動用高科技手段,在不打草驚蛇的情況下,對衛某的行動進行嚴密監控。
終于,在一次交易現場,國安人員果斷出擊,當場從衛某身上搜出大量涉密照片和文件,人贓俱獲。
很快,案件移交司法機關,公訴機關以間諜罪對衛某提起公訴。
法庭上,公訴方依據前期調查掌握的證據,清晰還原了衛某從被策反到瘋狂竊密的全過程,論證有力,鐵證如山,而衛某面對如山鐵證,無法狡辯,只能默默低頭。
最終,法院經審理認為,衛某的行為嚴重損害了國家安全,性質惡劣、后果嚴重,依法判處其無期徒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