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省市每年都有財政收入、支出兩本賬的,最佳狀態當然是收支相當無赤字,但歷年以來幾乎是無一省市能夠做到的,所以就只能依靠上級轉移支付、借債等來解決所需支出,也就是說靠自身收入難以達成財政自給。
當然因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財政自給率是有相當大差距的,部分省市只需極少量的上級支持與借債等就能完成年度支出,有些則有明顯的入不敷出。本文就整理了財政自給率十強省市,來看看有哪些地區這方面較為出色。
產業先進、經濟發達可創造更多稅收,雖然需要一部分上交給國家財政進行再分配,但財政寬裕程度還是能相對更高的,這點就在財政自給率便能反映出來。
如自給率領先的上海市2024年度預算支出高達9800多億,但其中8300多億是自身的預算收入,再加上還有部分是上級的稅收返還所以基本上是不需要國家財政扶持便能完成年度支出的,其收入占支出的比例也就是自給率可高達84.8%而要比其他省市高出許多,屬于各省市中財政最為健康的了。
北京市可能因相對欠發達區域比上海更多,所以75.9%的自給率雖然也是很高了但比上海市差距還是不小,兩大都市的整體發展狀況由此也是能體現出來的。像另一個沿海直轄市天津則更低了,2024年度的財政自給率僅有58.93%而要比幾個沿海省區都要低而只居全國第8位,這確實是有點出乎意外的,畢竟天津城鎮化率高、相對落后的區域較小,按理轉移支付會偏少而自給率高于省區才對。
那么省區中是不是浙江省的自給率最高呢?因按照發展水平的話應是如此。
沒想到浙江省的自給率只有69.29%雖能高于江蘇省的65.64%,卻要比廣東省的75.37%低不少哦,那是因廣東預算收入偏高了,還是財政支出額偏低呢?
經分析會發現廣東省拿到的轉移支付不算最低,主要還是個深圳這個總部城市一定抬升了預算收入,但轉移支付則不會考慮這點,所以也就造成了全省的自給率走高,如果去掉深圳的財政收支就會發現全省的自給率一下就降至江蘇之下了,就較為符合浙蘇粵三省現階段的發展狀況了。
所以這么看來各省市的財政自給率確實是能與它們的經濟發展水平相適配的,上海、北京領先,浙江、江蘇與廣東在省區中最前列,其后還有福建、山東也能有近60%的自給率而在其余地區中領跑。
不過在十強中還是有發現特例的,除了天津過低外就是山西、陜西這兩個省感覺太高了吧?2024年分別以56.06%與46.5%排在自給率第9和第10位。這主要是近幾年煤炭價格飆升帶動的預算收入走高,但支出一般相對穩定,所以抬升了它們的自給率不少,未來幾年如果煤價下滑的話,它們的自給率也會隨之下降的。
也因山西、陜西的意外走高,也讓重慶、遼寧等省市滑出了前十,所以如果不考慮特殊因素的話,十強省市的財政自給率排名大致上還是符合現階段各地區發展狀況的。
可能有人覺得50%多的自給率也叫高?近一半需要外力來解決了,但再看十強省市之外的自給率就會發現確實是很不錯的,后面有10幾個省市的自給率不到40%,甚至還有多個在30%以下的,這種才是真的叫財政困難,只能靠上級幫扶及借債來解決每年的財政開支了。
所以還要不斷加強內功,多多獲得預算收入才能讓財政更為健康,大家說是吧?
來看下表對十強省市的年度預算收入、支出及自給率的詳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