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女,原籍江西鄱陽,出生于景德鎮,現任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中華文化促進會創意中心理事、中國陶瓷工藝美術大師、國家一級技師、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季春時節,斜風細雨不須歸,抵擋不住游人“朝圣”的腳步,在景德鎮文化地標陶陽里御窯景區,層層疊疊的古窯口遺址與現代博物館交相輝映,厚工業遺存靜默肅立,曲徑通幽的雨巷,述說著城市的古往今來……
有著世界最大柴窯美譽的徐家窯遺址外側西隅一角,游人一眼可望見道路拐角處,一座雕梁畫棟的明清古建筑,屋檐下懸掛一排“聴琴舫”彩色道旗,鏤空花窗的全木質結構的南派牌坊,秀麗精巧,高挑的檐角顯得淑女氣十足,屋外點綴了各類陶藝裝飾,像從歷史中走來,伴隨著陣陣的風雨聲,宛如彈奏一首娓娓動聽的樂章。
李琴老師
“聴琴舫”聞如其名,身材高挑的作坊女主人李琴,頭戴一頂時尚的黑色貝雷帽,一位典型的溫婉恬淡的江南女子,她正伏案進行陶瓷繪畫。
據介紹,她在繪制堆雕3D夜光雪景瓷畫,在半成品瓷板上施用夜光粉。她嫻熟的技法,不時吸引著游客走進作坊欣賞。
李琴老師創作
在另一間專設的暗房里,供游客在此欣賞不一樣的陶瓷——堆雕3D夜光雪景畫,作品在晝夜光線變化下,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藝術效果。
白晝時一幅普通的雪景圖,到了黑夜卻搖身一變,出現點點螢火躍然瓷上,像滿天繁星映照的雪夜,呈現一幅清麗悠遠的“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的3D雪夜景致,游客感嘆不一樣的陶瓷藝術魅力。
《梁國飛雪》
李琴的夜光雪景陶瓷,早已獲批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證書,目前,她又在原基礎上推陳出新,推出一批新作送到國外參展。
李琴介紹,堆雕3D夜光雪景畫,最初的靈感來源于年幼時玩螢火蟲,小動物的發光體帶來的愉悅令人興奮,兒時美好的記憶為其以后的創作打下伏筆。
李琴說,隨著科技與陶瓷技術的不斷進步,觸發了她后來的創作欲望。經過多年試驗及堅持不懈的努力,她最終掌握并突破了將夜光粉融入粉彩瓷畫來表達雪景的最佳辦法,一批夜光陶瓷作品在她的精心創作中成功面世。
《瑞雪兆豐年》
夜光陶瓷是將夜光粉和低溫釉料,與適量的專用油混合,融入白色釉層燒造而成。
李琴的3D夜光雪景陶瓷,從傳統文化視角出發,以獨具韻律的時代語言和審美趣味,創造性展示了藝術多樣性本真,傳承創新的藝術態度,也折射出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景德鎮工匠精神。
《瑞雪迎春》
李琴,出生于陶瓷世家,年幼時隨外公習畫,學校畢業后跟隨老師學徒,從紙本到陶瓷藝術生涯中,先后得到馬泉、齊自來、張松茂、丁千等名師指導。
《松下問童子》
幾十年的藝術生涯,練就了3D夜光雪景獨特的工藝技法,掌握運用釉下五彩、粉彩工藝。在3D夜光雪景系列基礎上,還先后創作了《孔子問道》《松下問童子》《畫雪》等釉下五彩及粉彩佳作。
抽象藝術釉上彩《粉色女孩》
抽象藝術《夢幻色彩》
其中,粉彩作品《四大美女》《碧玉年華》和釉下五彩《瑤池赴會》《松下問童子》等先后榮獲第四十三屆全國工藝品交易會金獎、十一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百花杯”銀獎,以及第九屆全國陶瓷藝術創新評比金獎。
抽象藝術《寧靜》
李琴在不斷創新的藝術道路上,同時做好文化的傳播使者,近年來到澳門地區參展,到印度尼西亞、美國、泰國等國家舉辦個展及聯合展覽。
“聴琴舫”陶瓷藝術,在御窯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陶陽里御窯景區申創5A國標的強勁東風裹挾下,開始吸引越來越多的中外游客前來觀光打卡,成為展示陶瓷文化獨特技藝的窗口,為陶陽里御窯景區增添一道亮麗風景線。
本期主筆:王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