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蘋果宣布 Apple Intelligence 正式登陸 Apple VisionPro;壞消息,這個上月底的新聞,我上周才看到。
散熱、重量、高價、不及預期的銷量,明明是蘋果未來幾年最重要的軟件大更新,如今看來,更像是為 VisionPro 貼上了一個賽博創可貼,當作臨終關懷。
Apple VisionPro,大抵是真的失敗了。
當賈維斯的幻想撞上 Siri 的難產
VisionPro 上的 Apple Intelligence,有哪些特別的功能呢?答案是沒有。
蘋果 Newsroom 里,主要展示了以下幾款 AI 功能:
寫作工具:可以在郵件、筆記以及其他第三方應用程序里利用寫作工具讓文本的語氣更加友好、專業或簡潔;校對語法、選擇單詞或句子結構、提供修改建議。
Image Playground:可以生成不同主題、服裝、配飾、地點的獨特圖像,在 iMessage 和無邊記等軟件中使用。
Genmoji:可通過表情符號鍵盤輸入描述,生成創建原始的表情,添加到 iMessage 中當作貼紙發布。
自然語言搜索:用戶可以通過自然語言描述,快速尋找到照片中的特定時刻,并生成創建影片。
這些功能與 iPhone、Mac 上宣傳的 Apple 智能除了 UI,沒有任何區別,并沒有發揮出 VisionPro 的獨特優勢,讓這一更新如同趕鴨子上架。
幻想中,最適合 VisionPro 的 Apple 智能應該如同賈維斯一般,在我眼前構建立體畫面,用語音溝通。哦,我似乎知道問題出在了哪里,AI 版的 Siri 難產,不僅功能延后推出,連負責人都進行了更換。
2011 年 Siri 發布時的驚艷,對比當下蹣跚學步的 AI 助手,恍若隔世。
去年 WWDC 后,Apple 智能的推出讓蘋果股價上漲超過 10%,如今 WWDC25 將近,尚未把“餅”做熟的蘋果,資本市場又會做出什么反應呢?
AI 補不上的割裂生態
VisionPro 引以為傲的“空間計算”概念,在現實中卻存在著各種無法替代現有設備的硬傷。
它無法像 iPhone 那樣掏出口袋秒回i西澳西,無法 FaceID+ApplePay 一氣呵成完成支付,重量也無法滿足用戶長時間觀看的需求,VisionPro 的殺手級應用至今仍未出現。
雖然 iPhone 剛推出時,蘋果相信它的殺手級應用是“電話”,后來證明是 AppStore,AppleWatch 推出時,蘋果認為其殺手應用是 AppStore,結果證明是健康與健身,幾乎所有蘋果設備都在兩三代后才明確走向,但 VisionPro 不一樣。
VR 是一個泛用型計算平臺,它在等待的不是“殺手級應用”而是更好的質量和更合理的價格;AI 是一個橫向軟件平臺,它等的也不是“殺手級應用”,它本身只是讓一切運行的更好,只要有輸入設備和算力,AI 就能讓這個設備變得更加出色。
更諷刺的是,當 VR 行業期待蘋果用生態整合能力打破硬件孤島時,VisionPro 卻建成了最昂貴的科技主題公園。
上面提到的各種問題(價格、重量、續航、便利性),VisionPro 都沒辦法用 AI 的方式解決,或者說“軟件更新”,解決不了 VisionPro 的問題。
庫克時代的創新困局
沉浸式空間領域專家 Irena Cronin 曾在采訪中表示,VisionPro 是一款過渡產品,“如果喬布斯還活著,他不會發布 VisionPro,他會將全部精力投入智能眼鏡的開發。”喬布斯在生前也多次提到,“創造美好事物”的重要性,但 VisionPro 并不夠“美好”。
VisionPro 的失敗并不是功能的缺陷,而是產品邏輯的崩塌。當蘋果嘗試用“空間計算”的概念來包裝一個違背人類基礎行為習慣的設備時,再精妙的 AI 功能也只能時一件皇帝的新衣。
這場昂貴的市場實驗背后,或許也在說明一個觀點:真正改變時間的設備,它解決的是早已存在的問題,而不是強迫人類重新適應新的邏輯。
或許在蘋果實驗室的某個角落,真正屬于空間計算時代的賈維斯,正在等待它的托尼·史塔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