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5日訊 近日,走進德州齒輪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滾齒、熱處理、磨齒、入箱,每道工序都有條不紊。“我們是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目前,正在趕制一批發往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的精密齒輪。”該公司信息化部主任劉巖介紹。
當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產業鏈相關配套產品需求旺盛。德州齒輪公司靈敏“嗅”到商機后,于2022年開始布局新能源汽車齒輪產品。然而,新能源汽車使用的齒輪對精度和強度要求非常高,如何達到這一要求?“想讓產品契合市場需求,唯有錨定技術革新航向,加速迭代升級步伐。幸運的是,我們趕上大規模設備更新機遇,搭乘政策東風,啟動了新能源汽車變速器齒輪智能化生產工廠技改項目,計劃投資1.5億元新上32條生產線,預計年銷售收入達3億元。”劉巖說。
項目藍圖已繪就,資金活水何處引?德城區工信局打出爭取資金獎補組合拳,為企業量身定制申報方案,全流程陪跑申報過程,最終助企成功申報超長期國債1575萬元。“新設備是產自瑞士的齒輪磨齒機,不僅能提高產品穩定性,還能大幅降低噪音系數,加工效率也提高3倍。而且,新生產線可快速切換生產,更好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劉巖說。
如果說德州齒輪代表了德城區高端制造的“精度革命”,那么化工、碳素等傳統產業則正上演著“綠色蝶變”。
在運河恒升化工產業園,德化化工總投資1億元的有機胺裝置能效升級項目現場,工人們正對引進的新型換熱器、壓縮機等進行調試。“這批設備就像給化工廠裝上了‘智能心臟’,它們會根據工藝需求自主調節運行參數,讓每個生產環節精準協同、高效運轉。而且,‘智能心臟’不僅讓老廠煥發新生,更助力綠色發展在千年運河畔加速推進 。”
運河街道首席政府服務官趙曉宇指著正在安裝的磁懸浮風機介紹,“與傳統設備相比,其內部取消了機械軸承,取而代之的是磁力懸浮技術,僅這臺設備就能節電40%,相當于每年省下近百萬度電。整套系統更新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845噸,減少碳排放2249噸,這相當于在廠區周邊種下12萬棵成年松樹的固碳量。”
同樣迎來“綠色新生”的還有扎根天衢街道二十年的永興碳素。走進其預焙陽極生產線,原先需要人工操作的吸料天車已被全自動機器人取代,既提升生產效率又減少人為誤差;焙燒車間里,新安裝的乙炔激波吹灰器正在精準清除爐壁積灰,有效減少了因積灰導致的能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通過技術改造,我們每條生產線減少18臺高耗能設備,但生產效率反而提升30%。”企業技術總監算了一筆生態賬:“煙氣凈化系統升級后,每年可減少50噸顆粒物排放,這不僅標志著我們在綠色制造領域取得實質性突破,更生動詮釋了‘黑碳素、綠生產’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加力擴圍設備更新,既穩住經濟基本盤,又培育轉型新動能。今年,德城區圍繞先進設備更新、數字化轉型、綠色裝備升級、安全水平提升四大方向,幫助企業謀劃設備更新項目,完善相關手續。“我們以‘一月一行業’技改行動為切入點,多渠道收集企業設備更新需求,建立儲備項目動態庫,強化項目申報指導,爭取更多項目列入超長期國債、設備獎補支持名單。”德城區工信局局長付立軍表示。
目前,德城區共有70個項目入選省級以上《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儲備項目清單》,計劃總投資314億元,其中,11個項目申報2025年第一批工業領域設備更新改造超長期特別國債,5個項目已通過省級審核,“智改數轉”與“綠色制造”雙輪驅動格局正加速形成。
閃電新聞記者 王佳亮 德城融媒 郝麗敏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