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車股價逆勢重挫6%,振幅達11%,疑受海外認證及關稅新政影響。
文 /《汽車人》張恒
4月14日,港股汽車板塊整體表現不俗,但零跑汽車卻意外“高臺跳水”,走勢令人措手不及。當天股價振幅高達11個百分點,是所有整車企業中跌幅最大的。
當天早盤,零跑汽車高開近5%,但隨后股價急轉直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單邊下跌,一路滑落至下跌6%,累計振幅達11個百分點。最終,該股收跌5.96%,收于47.35港元,當日成交額達14億港元,在板塊中排第三,市值降至633億港元。
零跑汽車股價突然暴跌引發市場廣泛猜測。目前主要有兩大疑點,都與當前全球貿易格局變動和關稅政策調整密切相關。
首先,是4月13日傳出的一則消息。據悉,烏茲別克斯坦技術監管局在一次海關抽檢中發現,零跑C16的電磁輻射強度超出聯合國R10標準16倍,隨即中止了該車型的認證申請。R10標準是國際通行的汽車電磁兼容性規范,若超標,可能會導致電子設備干擾,甚至是系統故障。
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質疑,零跑汽車迅速回應稱,被檢測車輛并非由廠家提供送檢,測試條件和樣本來源存在不確定性,公司對檢測結果保留意見。目前,零跑已與烏方監管機構展開溝通,爭取重新檢測,并表示將在結果出爐后對外公布。這一回應既是在澄清誤解,也是在安撫海外市場的潛在消費者。
不過,從現實看,烏茲別克斯坦的汽車市場體量不大。2024年全年新車銷量僅為48.2萬輛,監管體系也不夠完善。有知情人士稱,此次事件背后可能牽涉當地經銷商之間的利益沖突。在一個由少數進口商主導的市場,新品牌的進入容易打破原有的平衡。
截至目前,復檢的結果尚未公布。如果后續證實零跑C16符合標準,這場風波或許不過是一場誤會;但若檢測結果確有超標,就需追查產品生產環節中的潛在問題。不管最終如何,這一事件對所有出海的中國車企都是一個提醒——在拓展新興市場時,合規是基本要求。對零跑而言,除了等待復檢結果,還應加強與當地市場各方的溝通,防止技術問題被過度解讀甚至政治化。
其次,是歐盟即將實施的“最低限價”政策,這項新規將取代原有的反補貼稅機制,為中國新能源車的出口增添了新的不確定性。以零跑T03(參數丨圖片)為例,目前在德國的售價約為1.8萬歐元,而按照新規,車輛的到岸價可能需提升至3萬歐元以上,這無疑將削弱其在歐洲市場競爭優勢。
4月11日,西班牙首相與零跑CEO的會面,也被外界解讀為零跑加速推進海外建廠計劃的信號,未來有望以本地生產的方式規避潛在貿易壁壘。
這些雖然都是零跑自身的事,卻反映出了中國新能源車企在“出海”過程中的所面臨的困境。全球關稅政策和汽車貿易規則持續變動,加劇了投資者的擔憂情緒。在這種高度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下,潛在的“灰犀牛”風險隨時可能顯現,中國車企的國際化之路依然充滿挑戰。【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