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樹下走,屎從天上來!”2025年4月,鄭州金水區經五路與緯一路交叉口成了全國網友熱議的“天屎之路”。春夏交替,數萬只夜鷺在此筑巢,鳥糞如雨點般砸向行人、車輛和商鋪。有人戲稱“每天出門都得拼運氣”,商戶無奈撐傘營業,環衛工高壓水槍日夜沖刷仍難解困局。
高大的法桐樹上,夜鷺的“空中別墅”密密麻麻,鳥鳴聲成了街道的背景音。小學生戴著黃帽防“天降橫屎”,路人舉傘疾走,商鋪門口擺滿紙巾和遮雨棚——這條街的日常,既是生態奇觀,也是生活挑戰。有市民調侃:“這里的鳥屎比鄭州的胡辣湯還‘稠密’!
夜鷺為何偏愛緯一路?專家揭秘:30年前,它們因漁民驅趕從黃河濕地遷入市區,依賴稻田魚蝦生存。如今稻田變高樓,夜鷺卻因“戀巢性”扎根于此,數量超1.5萬只,成為國內罕見的城市鷺群58。盡管周邊食物減少,它們仍夜飛黃河灘捕魚,白天回巢“育兒”,魚蝦殘骸與鳥糞齊飛,成了街道另一奇景。
商戶苦笑道:“顧客挑商品得眼觀六路,鳥屎一來生意就黃!”環衛工的工作服洗了又臟,保安撐傘執勤成“移動斑點狗”。但多數居民態度寬容:“能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做鄰居,說明咱環境好!”甚至有小學生自豪:“這叫‘生態中獎’!
鳥糞含尿酸,腐蝕車漆、污染環境,但專家直言“遷移不現實”。建議市民:
停車后及時清理鳥糞,用中性清潔劑軟化擦拭;
隨身帶傘,穿深色衣物“隱藏戰績”;
管理部門靈活考核環衛工,減輕壓力。
“天屎之路”是生態保護的勛章,還是城市治理的難題?若你是商戶,會選擇撐傘堅守,還是呼吁“遷鳥”?歡迎留言分享你的“中獎”故事,或為“人鷺共存”支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