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IEA)近日發布了一份名為《能源與人工智能》的特別報告,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AI)與能源之間的復雜關系,揭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趨勢:到2030年,全球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將在現有基礎上翻倍,達到每年約945太瓦時——略高于日本目前全年的總用電量。
報告顯示,在過去五年中,全球數據中心的電力消耗量占比以每年12%的速度遞增。這背后,一個100兆瓦的數據中心的耗電量足以滿足10萬個家庭的用電需求,而正在建設中的新數據中心的耗電量將更為驚人,甚至可供200萬個家庭使用。
報告強調,AI技術的快速發展是數據中心電力需求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之一。AI模型的訓練和推理過程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這使得數據中心的能耗不斷增加。隨著AI技術在更多領域的廣泛應用,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將繼續攀升。
報告警告,數據中心用電量的激增將不可避免地導致碳排放量的顯著增加。預計到2035年,數據中心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將從目前的1.8億噸增加到3億噸,這將給全球能源安全和二氧化碳減排目標帶來巨大的挑戰。
為了滿足數據中心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各國正在積極建設發電廠并升級電網。然而,國際能源署估計,約20%的規劃設施可能會面臨并網延遲的情況。這不僅會影響數據中心的正常運營,還可能進一步加劇能源供應的緊張局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