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短視頻最怕“火一條就涼”,但總有人能靠系列視頻持續漲粉,比如“和閨蜜打賭減肥30天”“挑戰100天擺攤日記”。其實把單條視頻變成“連續劇”,關鍵不是創意多牛,而是會埋這四大鉤子。
第一招:每集留個“作業題”
別讓觀眾看完就劃走,要在結尾拋個不得不追的理由:
懸疑鉤:探店吃到奇怪菜品,結尾問“猜猜老板往鍋里加了什么”;
挑戰鉤:“點贊過5000,下期直播給差評餐廳送錦旗”;
互動鉤:手工博主展示殘次品,讓粉絲投票決定“重做還是當丑東西賣”。
有個教穿搭的妹子,每期最后5秒故意穿錯襪子,粉絲為找彩蛋反復觀看,完播率沖到40%。
第二招:給角色發“固定人設”
系列視頻的核心是讓觀眾對“人”上癮:
強化記憶點:總穿花圍裙的毒舌廚娘,戴卡通頭套的社恐打工人;
設計成長線:從“廚房殺手”到“家常菜大神”,每集展示微小進步;
制造反差梗:健身教練私下是甜食控,程序員桌下藏著奧特曼。
朋友拍“職場小白整頓公司”系列,每集讓老板遭遇離譜需求(比如要求PPT會動會唱歌),人設固定后,粉絲催更時直接喊“快更新,想看老板第8次崩潰”。
第三招:把爆款剪成“預告片”
單條視頻火了,立刻在評論區“劇透”:
埋續集線索:比如展示神秘道具一角,“下集揭曉怎么用這個救活快倒閉的店”;
搞假沖突:“拍到一半被保安趕走,后續進展看置頂評論”;
放未公開花絮:故意在正片結尾剪進NG鏡頭,引導點擊合集。
有個拍農村美食的大叔,爆款視頻里“失手”打翻醬缸,第二天發新視頻開頭就是:“昨天翻車的醬,今天被全村狗子瘋搶”,無縫銜接流量。
第四招:學會“偷懶式更新”
系列視頻不用天天換花樣,用好這三個模板:
數字進度條:“挑戰早睡第7天,我發現了熬夜真相”;
地點巡禮:“探遍北京地鐵站旁早點攤”系列;
固定儀式感:每期用同一句開場白(“歡迎收看打工人糊弄學第N彈”)。
重點是把內容模塊化——同一場景拍10條,每次只換一個變量(比如換食材、換搭檔、換BGM)。
最后忠告:做系列視頻像養魚,不是一網打盡,而要每天撒點餌。下期拍攝前,先問自己:“這條視頻里,有沒有給觀眾一個追更的理由?”哪怕只是結尾眨個眼、留串神秘數字,都可能讓粉絲守著更新喊“生產隊的驢都不敢這么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