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脂和減肥,真的需要注意每一個攝入的細節。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錯覺:
“我已經戒奶茶很久了,現在只喝咖啡。”
每天早上一杯拿鐵,下午再來一杯焦糖瑪奇朵,晚上再補一杯“零糖”美式,覺得自己真的很克制,生活健康極了。
但你有沒有發現:明明吃得不多,奶茶也戒了,體重卻還是停在那里,甚至還慢慢漲?
很大概率,是你那一杯又一杯“看似健康”的咖啡,拖了你的后腿。
咖啡不等于減肥友好飲品,尤其是那些“加了料”的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件事:
黑咖啡確實是熱量極低的飲品。一杯200ml的無糖黑咖,熱量大概在2-5大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且其中的咖啡因對提升代謝、控制食欲確實有幫助。
問題就在于,你喝的可能不是黑咖,而是“披著咖啡外衣的高糖飲料”。
比如:
香草拿鐵
焦糖瑪奇朵
摩卡
冰淇淋美式
榛果風味冷萃
還有最近很火的“燕麥拿鐵”
這些聽起來很高級、很精致,但你知道它們的熱量嗎?
一杯中杯焦糖瑪奇朵(約360ml),熱量高達240大卡,相當于一碗半白米飯!
你喝進去的,不只是咖啡因,還有奶精、糖漿、奶泡、風味糖漿等大量添加劑,基本就是變相的奶茶。
為什么高糖咖啡是減脂大敵?
我們減脂的核心邏輯其實很簡單:攝入的熱量要小于消耗的熱量。
一杯高糖咖啡往往有200-400大卡不等,如果你每天一杯,甚至兩杯,等于你無形中多攝入了一個便當的熱量。
更可怕的是,這種飲料有個“偽裝性”——你以為它是“健康飲品”,所以不會像喝奶茶那樣有負罪感。
久而久之,體重上不去也下不來,皮膚開始出油,精神狀態也不如以前穩定,還會影響睡眠。
這些癥狀,很多時候都是過量攝入糖分和添加物導致的。
咖啡≠問題,高糖咖啡才是問題
我們必須承認,咖啡本身不是壞東西。
它可以:
幫你提神
提高代謝
控制食欲
輔助燃脂
但前提是你喝的是真正的黑咖。
一旦加入了奶、糖、奶泡、煉乳、糖漿、燕麥奶(含糖版),甚至是冰淇淋、芝士蓋頂……你那杯“咖啡”就已經偏離軌道了。
你喝進去的不是清醒,而是一堆“隱藏熱量炸彈”。
看清這些隱藏熱量陷阱
我們來拆解一下,市面上常見“咖啡飲品”里那些讓你悄悄變胖的成分:
糖漿:一泵大約20-25大卡,一杯常規飲品至少三泵起步。
全脂牛奶:一杯約150-200大卡,不含糖的也熱量不低。
燕麥奶:如果沒選“無糖版”,糖分可能比牛奶還高。
奶油奶蓋:高脂肪+高糖,別問,問就是熱量天花板。
風味調味粉:含糖+香精的組合,增加風味同時增加負擔。
所以,別再說“只是喝了一杯咖啡”,它可能比一杯奶茶還狠。
想減脂又離不開咖啡,怎么辦?
當然不是讓你戒掉咖啡,而是換個方式喝:
優先選擇黑咖啡
美式、冷萃、掛耳、手沖,都是不錯的選擇。初期覺得苦,可以加一點點低脂奶或無糖豆奶適應。自己沖泡更安全
想喝拿鐵?自己做最靠譜。控制奶的用量,選擇脫脂或植物奶,不加糖不加糖漿,就很好喝。看清配料表
不要被“低糖”、“輕乳”、“無奶精”這些字眼迷惑,一定要翻到產品成分表,糖含量是多少一目了然。控制頻率和總量
每天1-2杯黑咖無壓力,但如果你每天3杯拿鐵+1杯焦糖瑪奇朵,那可能真的該重新規劃飲食結構了。
真正讓你身材變好的,不是少吃一口,而是少喝一杯“假咖啡”
減脂期間最怕的,不是你放棄了奶茶,也不是你偶爾多吃了一塊蛋糕,而是你持續不斷地喝著“高糖飲料”,卻以為自己很健康。
很多人的停滯期,其實就是“喝”出來的。
所以,下次再走進咖啡店的時候,先別急著點你最愛的那一杯。
問問自己:這杯是提神的,還是隱藏的糖炸彈?
■FoodFit
獲取更多健身科普、原創課程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