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有這么一位老革命,他生前官至正國級,卻生活樸素,逝世后把自己一輩子攢的錢全交給國家。他就是擔任21年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富春。
1974年冬天的一個深夜,李富春正在批閱文件時突感胸口一陣劇痛,不由地大咳幾聲,警衛(wèi)員聞聲而至,他擺擺手只是讓對方拿來幾顆消炎藥。
吃完藥后本想繼續(xù)工作的李富春又咳嗽不止,眼看情況實在不好,警衛(wèi)員和秘書只得半勸說,半強行地將李富春帶到醫(yī)院檢查身體。
誰知經(jīng)醫(yī)生檢查后發(fā)現(xiàn)他已經(jīng)是肺癌晚期,然而躺在病床上的李富春仍然不忘工作,他總是趁著護士不注意,讓護衛(wèi)員把工作文件帶到病房里處理,只是后來當病情發(fā)展到他再也沒有力氣拿住筆時,才放下工作。
1975年1月9日,昏迷許久的李富春突然清醒過來,他給妻子蔡暢打了個電話:“我走后,你要好好照顧自己,把我的工資全取出來交給國家,這是我最后能為人民做的事了。”
說完這句話后,他便永遠地閉上了眼睛,那么李富春走后,他的遺愿完成了嗎?在他身上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有志的愛國青年
話說李富春的妻子蔡暢掛斷電話后,一邊痛哭著一邊趕往醫(yī)院,其實自從李富春病危住院后,蔡暢便一直陪在丈夫身邊貼身照顧他。
只不過后來她得了重感冒,出于安全考慮便先將兩人隔離起來,誰承想路上還是晚了一步,她沒能見到丈夫最后一面。
等蔡暢整理好丈夫的身后事,便將自己與丈夫的工資一起取出共計10萬元左右全部上交國家。
并且在李富春離開后的第二年蔡暢再次將自己的3萬元積蓄交給國家,當時曾有工作人員考慮到她未來的生計問題,曾委婉地勸說過她可以留一些給自己或者子女。
但蔡暢說:“老李在的時候總是說有國才能有小家,讓人民過得好是我們共產(chǎn)黨員的職責,兒女要靠自己掙錢生活。”
后來蔡暢每每與女兒李特特聊起其父李富春的過去時,總是這么說得:“你父親當年可以算是個熱血愛國青年。”
原來李富春出生在1900年,湖南長沙的一個教師家庭中,由于家庭環(huán)境影響,19歲的他就有著超越同齡人的心智,常為國家內憂外患痛心不已。
他勤工儉學、四處打工攢下些錢后便買了一張最便宜的船票,遠赴法國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
到了法國后李富春認識了一些同自己一樣的愛國青年,其中便有蔡和森,后來他在蔡和森的影響下成為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
一次蔡和森由于受到敵人迫害被關在監(jiān)獄時,蔡母親突然生了重病,家中只剩下蔡妻和其妹妹蔡暢,異國他鄉(xiāng)幾個女人孤立無援,身為同事戰(zhàn)友的李富春便常常去照顧蔡母,同時給予一些生活上的幫助。
漸漸地李富春和蔡暢便熟絡起來,不久后二人便在好友們的見證下于1923年完婚了。
當時由于條件所限,既沒有三書六禮,也沒有婚紗戒指,他們二人各喝了一杯啤酒就算完成了儀式。
日子雖然清貧,但蔡暢認為能找到一個開朗、坦蕩又志同道合的人相伴一生,是非常幸福的事。
然而婚后沒多久蔡暢就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了,此時夫妻二人犯了難,因為他們當時已經(jīng)決定要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奮斗終生,為了能心無顧忌地工作,堅決不要子女。
思索至此夫妻二人便決定終止妊娠,幸得蔡母反復勸說,并表示愿意代為照顧撫養(yǎng)孩子,讓他成為新一代革命接班人。
夫妻二人這才改了主意,后來他們唯一的女兒李特特出生后,蔡暢便在丈夫的陪同下做了絕育手術。
1925年1月李富春和蔡暢為了更好地學習共產(chǎn)主義,離開只有8個月的小女兒前往蘇聯(lián)進行深造。
當年8月李富春和妻子回國后,他先后在廣州、上海等地進行地下工作,1931年李富春接受上級組織安排回到蘇區(qū)工作,擔任江西省委書記,自此他在治理經(jīng)濟方面才能開始不斷展現(xiàn)。
以身作則的干部
李富春在江西三年工作期間,為了更好地開展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他常常下鄉(xiāng)走訪農(nóng)戶,為了不給老百姓添麻煩,他外出時都會自帶干糧。
餓了就啃口窩窩頭,渴了就喝口溪邊的水,有時候遇見家境困難的農(nóng)戶,還會留下一些干糧,當?shù)乩习傩斩加H切地叫他米袋書記,正因為李富春以身作則,其所在區(qū)域形成了良好的工作作風。
抗戰(zhàn)時期李富春被任命為中央財經(jīng)經(jīng)濟部副部長,主抓陜甘寧邊區(qū)的財政工作,那個時候由于敵人經(jīng)濟封鎖和不斷圍堵,生計成了很大問題。
李富春先是將直屬機關、學校等組建成生產(chǎn)委員會,又依次將其細分為耕牛、肥料、播種等工作組。
有一次當李富春帶領組織部人員去收集肥料時,不少知識分子一看到自己居然要挑大糞,頓時連連后退,他們一邊捏著自己的鼻子,一邊小聲說道:“這工作怎么做啊,實在是太臭了……”
正當眾人竊竊私語時,只見李富春一把扛起裝滿大糞的扁擔,大步流星地朝著地頭走去,大家都驚呆了,只是一旁剩下的工作人員也紛紛擔起扁擔,跟上李富春的腳步在地頭間奔走著,沒有一個人再遲疑。
以后不管是李富春帶領大家耕地,還是播種,眾人紛紛爭先恐后,沒有一個落下的。
李富春在主抓經(jīng)濟工作時,常常告誡工作人員說:
“我們不能因為眼下有了一點起色,就飄了,一定要開源節(jié)流。不能只顧眼前,更要考慮未來,不管到任何時候如果搞不好經(jīng)濟工作,老百姓吃什么?老百姓生活不安定,我們怎么開展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
當時雖然處于戰(zhàn)爭年代,但李富春清醒地認識到經(jīng)濟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他的高瞻遠矚,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李富春接受中央任命前往東北主持工作。
1948年解放戰(zhàn)爭進入白熱化狀態(tài)后,東北成為重要的主戰(zhàn)場之一,而李富春作為戰(zhàn)勤總指揮,負責調派軍用物資,這個崗位極其關鍵,甚至關乎戰(zhàn)役勝利與否。
當時戰(zhàn)事發(fā)展到緊要關頭時,突然有一名高級軍官被調查出腐敗問題,一向待人溫和,文質彬彬的李富春執(zhí)法從嚴,當眾命人懲治了他。
李富春事后對眾人說道:“部隊里的糧食,槍藥,就是一針一線都要完好無損地送到前線去,前方的戰(zhàn)士們在拼命,如果我管不好后方,也枉穿這身官服了。”
將門虎女青出于藍
一直以來李富春和妻子蔡暢為了革命事業(yè),舍小家顧大家,而他們的女兒自1924年6月出生后,便一直跟著外婆生活。
雖然夫妻二人缺席了女兒的童年,但李富春一有空就會給女兒寫信,也非常關注她的學習教育問題。
后來由于國內形勢特殊,李特特9歲時被送入莫斯科國際兒童院學習,她到莫斯科沒多久,衛(wèi)國戰(zhàn)爭就開始了。
當時蘇聯(lián)為了擴充后備力量,開始從兒童學院選拔學生接受軍事訓練,還是個孩子的李特特興致勃勃地報了名,她想成為像父母一般勇敢的革命者。
于是學業(yè)間隙李特特就跟著教練學習打槍,挖戰(zhàn)壕,上山砍柴,野地求生,她從不叫苦叫累,別看她年紀小,當時的心性和毅力完全不輸于成年男子。
隨著戰(zhàn)爭不斷擴大,李特特被派到戰(zhàn)地醫(yī)院成為一名護士,她在炮彈橫飛的戰(zhàn)場上搶救傷員,與戰(zhàn)士們同吃同住。
后來戰(zhàn)爭結束后李特特在父親的建議下,考慮到新中國農(nóng)業(yè)未來發(fā)展問題,她進入莫斯科農(nóng)學院學習農(nóng)業(yè),為的就是回國后能貢獻自己的力量。
1952年李特特回國后,馬上投入到社會主義大建設中,她先是被分配到了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當時蘇聯(lián)計劃在北大荒建設現(xiàn)代農(nóng)學院,李特特聽聞后便主動報名支援北大荒。
李富春聽到女兒決定要去東北支援時也很高興,他說:“你能做這個決定很好,學有所用,發(fā)揮自己的力量去為祖國添磚加瓦是好事,但是有一點,你到那里后,不能再穿蘇聯(lián)的高跟鞋和裙子了。”
或許見到女兒有些不解,李富春又繼續(xù)解釋道:“我們不要搞特殊化,那里的女職員穿什么,吃什么,你也穿什么,吃什么。”
李特特點點頭,答應下來。
她深深知道父親的脾氣,父親這一輩子都嚴于律己,也是這樣要求家人的。
果然李特特到了北大荒后,當?shù)夭块T考慮到她年輕又是個女孩子,準備將她安排到后勤部門時,卻被李特特斷然拒絕。
她和所有的普通一線員工一樣頂著風吹日曬,奔走在荒原上,進行實地勘察試驗。
可以這么說李富春的一言一行深深影響到他的女兒,而李特特也不負所望,謹遵父親教誨,完全憑借個人能力在工作崗位上發(fā)光發(fā)熱。
言傳身教嚴謹家風
1954年是李富春進入中央部門的第四年,由于政績、工作能力突出,周總理將他任命為副總理兼任國家計委主任,而后官至正國級。
可以這么說李富春身居高位21年來,一直兢兢業(yè)業(yè),大公無私,經(jīng)他之手的錢高達上萬億元,卻從未有一筆出過紕漏。
在當時按照政策他可以享受一定的待遇,然而李富春卻生活樸素,從沒有用過任何奢華的物品和東西,甚至連中央配備的專車李富春都很少使用,每次都是騎自行車上下班。
有一次寒冬臘月秘書眼見李富春還要騎自行車上班,便委婉地勸解道可以讓管理員開車送他,誰知李富春擺擺手說道:“咱們國家現(xiàn)在還在建設階段,許多老百姓還在溫飽線掙扎,一輛車,一滴油都應該用在該用的地方。”
甚至有一次李富春唯一的小外孫李勇上小學時故意念叨誰誰上學都是坐車時,一向疼愛孫子的李富春突然嚴肅地說道:“車子是公家派給爺爺奶奶辦公事用的,我們不能用它來辦私事,更不能產(chǎn)生攀比的心理。如果你真的想要坐汽車,就要好好學習,把國家建設好了,我們人人都能開上車。”
由此可見李富春不論何時何地,都嚴于律己。
他常常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我們共產(chǎn)黨員不管到哪個位置,都不能忘本,我們是人民的公仆。”李富春是這么說的,他也是這么做的。
在其參與了國家的一五計劃期間,為了更深入全面了解情況,他白天奔走于曠野荒原實地考察情況,晚上召開會議,討論方案定政策,只為每一個決定都能實實在在為老百姓謀福祉。
李富春在職時最討厭以權謀私,擺官架子,尤其反感下面的人講形式主義搞排場。
有一次他要到下屬單位視察工作,無意間聽到警衛(wèi)員在跟對方單位負責人聯(lián)系要多派人手進行安保工作。
李富春當場嚴厲批評警衛(wèi)員說道:“你這是在干什么,我們可不是官老爺。我們是共產(chǎn)黨員,是要為人民服務的。”可以這么說李富春完全是克己奉公的楷模。
其實當年按照他的工資水平,完全可以生活得不那么清苦,據(jù)說李富春家里飯桌上常年都是一葷一素一個湯,最多在客人到訪時,才會多做一個菜。
每次工作人員見他工作辛苦,想給他額外補充營養(yǎng)時,李富春總說來點苦瓜蘸辣子就行,人不必在吃飯這事上耽誤時間,眼下的工作更重要。
一直以來李富春都認為他的工資都是黨和人民給的,之后必然要還給黨和人民,所以才會在彌留之際再三叮囑妻子要將自己的所有積蓄交給國家,來為人民建設新生活。
結語:
在李富春的影響下,他的妻子捐出了自己的畢生積蓄,他的女兒也秉承其革命風骨,用盡一生的力量只想為國家和人民多做一些。
老一輩革命者大公無私,勤儉節(jié)約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頌揚和學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