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德, 以德致美
在新時代“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的指引下,如何將中華傳統美育智慧轉化為幼兒教育的生動實踐?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推出的《審美立德——幼兒園美術審美教育的德育價值探究》一書,依托七年扎實的實踐積淀與課題研究,構建出“以美育德、以德致美”的雙向育人模式。書中既有對王國維、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深度闡釋,更收錄了大量一線教師充滿智慧的實踐案例,為幼兒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兼具理論高度與操作性的指南。
從“審美”到“立德”
文 | 紀明澤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美”與“德”總是聯系在一起,成為每個人畢生的價值追求。《論語》中也將“盡善盡美”,作為評價事物最美好最令人向往的狀態。2023年底時,我參加了這本書的前身——市級課題《審美立德——幼兒園美術審美教育的德育價值探究》的結題展示,當時我就覺得“眼前一亮”。
其一,是因為它緊緊抓住了時代賦予我們的教育使命——立德樹人。2022年教育部印發的《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就明確強調,幼兒園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幼兒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堅持保育教育結合,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不斷提高幼兒園辦園水平和保教質量。簡單來說,就是進一步強化了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清晰地闡釋和回答了幼兒教育“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而這一研究就是要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實到幼兒教育實踐中。
其二,便是“美”與“德”的結合,既體現我們中國傳統教育哲學思想,又梳理出許多可以在幼兒園去實踐運用的經驗,既是傳承也是創新。就像魯迅先生所言:“美術可以輔翼道德,美術之目的,雖與道德不盡符,然其力足以淵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輔翼道德以為治。”
讀完全書,我形成了三個主要印象:
問題導向,立意高遠。這本書主要用兩個關鍵問題“美術審美何以立德?”和“美術審美如何立德?”來架構起整體的邏輯體系,分別指向理念和實踐,而這兩個問題應該也是所有讀者最感興趣的話題,所以能夠很好地以問題為導向帶領大家去閱讀和思考。此外,盡管美育、德育的相關主題在學前領域已經有了不少的實踐嘗試,但“以美育德,以德致美”的融合研究確實不多見。這本書無論是對幼兒園美育還是德育研究,都提供了一個非常獨特又有價值的視角。
過程扎實,積累豐富。本書的成形是一個研究積淀的過程。據我了解,從一開始的區級重點課題《走近藝術大師——基于美術欣賞與表現的幼兒審美課程的實踐研究》再發展至后來的市級課題《審美立德——幼兒園美術審美教育的德育價值探究》,歷經七年多的研究時間。這本書雖然不厚,但還是可以從精練的觀點、豐富的案例中看到老師們扎實的研究過程和豐厚的積累。本書以王國維和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為理論基礎,厘清了審美立德的內涵和內在機制,強調從美術審美中挖掘與創設德育價值。同時,建構起審美立德的實踐路徑,即在目標建構中明確“立什么德”,在內容篩選中尋找到“以何立德”的載體,如借助中國藝術大師及其作品等。在此基礎上,形成“滲透模式”和“專題模式”兩種實施方式,促進幼兒審美素養和道德品質的共同發展。
團隊智慧,跨校聯動。我最為觸動的,是書中許多一線老師們生動有趣又充滿了教育智慧的實踐案例。要知道,“審美立德”這個研究命題,對老師們自身的人文素養、專業能力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也存在著較大的研究難度。但是,讓人驚喜的是,在這七年多的研究歷程中,整個團隊也在不斷成長、壯大,甚至實踐的場域也從錦繡幼兒園逐步拓展到了冰廠田幼兒園,實現了不同園所間課程文化的有機融合,一定程度上也拓展了幼兒園審美立德教育的實踐內涵。這個過程,不僅是成就幼兒園高質量教育發展的過程,更是成就教師素養全面發展的過程,當然,最后一定會成就我們每一個幼兒的發展。
當前,我國正大力推進教育強國和教育現代化建設,這一歷史進程對包含幼兒教育在內的整個教育體系的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這一整體背景下,“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究竟如何在幼兒園落實,是目前整個學前領域都非常關注的問題。從這個角度出發,“審美立德”這一研究的主題在當前具有重要意義。更為重要的是,在這一點上,汪培園長和她的團隊找到了很好的突破點,抓住了美育是情感教育、全人教育的特點,從審美出發挖掘德育要素,進行恰當引導,通過有目的的德育活動開展審美教育,也讓活動更有美感更富詩意,在幼兒心里種下了追求美與德的種子。
我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不僅是去學習和借鑒老師們的實踐經驗,更能讀到一種教育創新的精神,最重要的是,感受到“真善美”的種子是如何在這樣美好的教育環境中播種到每個孩子純樸的心靈中去的,這樣才是真正讀出了這本書的“味道”。同時,也期待,每一位教師都能夠以美育人、因材施教、啟智潤心、立德樹人。
《幼兒園審美立德教育的實踐探究》
汪培 著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978-7-5760-5791-1
68.00元
內容簡介
“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究竟如何在幼兒園落實,是目前整個學前領域都非常關注的問題。本書以“以美育德,以德致美”為核心理念,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深入探討了幼兒園審美立德教育的內涵、機制及實施路徑。書中緊扣“美術審美何以立德?”和“美術審美如何立德?”兩大核心問題,構建了完整的邏輯體系,既闡釋了審美立德的理論基礎,又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全書通過歷時七年的研究積淀,結合一線教師的實踐案例,系統性地梳理了審美立德教育的目標建構、內容篩選與實施方式,并提出了“滲透模式”和“專題模式”兩種具體的教育策略。這些研究成果不僅為幼兒園德育和美育的融合提供了獨特視角,也為幼兒教育工作者開展相關活動提供了可借鑒的方法指導。
作者簡介
汪培,上海市浦東新區冰廠田幼兒園黨支部書記、園長,高級教師,浦東新區學科帶頭人。
曾獲得上海市“我喜愛的好老師”金獎、上海市中青年教師評優一等獎、上海市優秀家庭教育指導管理者、浦東新區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第三期、第四期上海市普教系統名校長名師培養工程“攻關計劃”培養對象。第五期上海市普教系統名校長“攻關計劃”主持人。
先后承擔上海市課程領導力項目、上海市高瞻創造性藝術活動本土化項目等研究,主持和參與10余項市區項目和課題研究,獲得2022年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獎(基礎教育類一等獎)以及上海市教育科研第七、八屆教育科研成果三等獎,出版和發表20余篇文章。
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審美立德的概念內涵與邏輯關聯
第一節 什么是審美
一、審美與美育:美育的內涵
二、美育與藝術:美育的途徑
三、我們的美育:幼兒美育的目標指向
第二節 什么是立德
一、幼兒道德的培養:教育學視角中的德育
二、幼兒道德的發展:心理學視角中的德育
三、我們的德育實踐:幼兒德育的目標指向
第三節 審美和立德的關聯是什么
一、邏輯視角:審美立德的必然性
二、實踐視角:審美立德的可行性
第二章 審美立德的實踐主線與實操流程
第一節 審什么美
一、藝術大師及其作品的篩選
二、藝術大師及其作品的利用
第二節 幼兒是怎么審美的
一、幼兒的審美心理
二、幼兒的審美策略
第三節 如何美育
一、走近大師——名畫欣賞
二、遇見大師——參觀展館
三、玩美大師——藝術創意
四、小小大師——幼兒畫展
第三章 審美立德的內在機制與實踐策略
第一節 審美怎么立德
一、情感的樞紐:道德情感與審美情感
二、內在的機制:感受欣賞與表達創作
第二節 如何審美立德
一、審美立德的滲透模式
二、審美立德的專題模式
第三節 審美立德的實效如何
一、審美立德的評價方案
二、審美立德的評價實施
附錄:課程故事案例
課程故事案例一:潛“龍”伏“冰”
課程故事案例二:走近中國藝術大師——程十發
課程故事案例三:走近中國藝術大師——豐子愷
課程故事案例四:走近中國文房四寶
后 記
制作:彭博
關注并設為星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