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4月12日,伊朗與美國結束了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舉行的第一輪間接會談,雙方均稱會談“有建設性”,還敲定了進行下一輪會談的計劃。這是自2018年以來,美伊首次開展這樣的正式談判,消息一出,瞬間引發全球關注,大家都在猜測,這會不會是中東局勢緩和的轉折點呢?
特朗普上臺之后,對伊朗那是重拾“極限施壓”政策,一邊嚷嚷著要讓伊朗石油出口量“歸零”,一邊又時不時威脅說要“轟炸”伊朗,試圖迫使伊朗在核問題上讓步。然而伊朗這邊,面對美國的種種壓力,態度一直十分強硬。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明確表態,要是美國及其盟友敢轟炸伊朗,伊朗必定強烈回擊。伊朗總統也多次強調,不會在脅迫下與美國直接談判,最多接受間接談判。
哈梅內伊(資料圖)
這次談判的舉行,其實也是雙方在復雜局勢下的一種妥協。對美國來說,特朗普雖然放了不少狠話,但真要對伊朗動武,面臨的阻力可不小。國際社會普遍反對沖突,美國國內也有很多人不支持輕易開啟戰端。而且,美國在中東地區已經深陷多場沖突,像在也門對胡塞武裝的打擊就進展不順,胡塞武裝不但沒被消滅,還時不時反擊,甚至攻擊美軍航母,讓美國顏面盡失。在這種情況下,通過談判來解決伊核問題,對特朗普政府而言,也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選項。
從伊朗方面來看,長期遭受美國的經濟制裁,國內經濟面臨不小壓力,民眾生活也受到影響。再加上美國在軍事上不斷施壓,在伊朗周邊部署了大量軍事力量,比如向印度洋迭戈加西亞基地部署了至少6架B-2隱形轟炸機,還有兩支航母戰斗群在中東海域游弋。這些軍事威脅對伊朗的國家安全構成了實實在在的挑戰。所以,伊朗也希望通過談判,緩解外部壓力,爭取解除部分制裁,為國家發展創造更好的外部環境。
在這次首輪談判中,雙方在一些關鍵問題上的分歧還是很明顯的。伊朗方面最關心的,就是解除美國的制裁。伊朗外交部發言人明確表示,對伊朗來說,通過對話解除制裁是最重要的目標。過去這些年,美國的制裁嚴重阻礙了伊朗的經濟發展,在能源、金融、貿易等多個領域都給伊朗帶來巨大損失。所以,伊朗在談判中肯定會緊緊抓住解除制裁這一點,不輕易松口。
哈梅內伊(資料圖)
而美國呢,其核心訴求是確保伊朗不會發展核武器。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也說了,美國劃定的紅線是“絕不允許伊朗將核能力武器化”。在這個問題上,美國同樣不會輕易讓步。畢竟,伊核問題一直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重要關切,關系到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布局和盟友的安全。
另外,關于談判的形式,美伊雙方一開始也有不同說法。特朗普宣稱是“直接”談判,伊朗則堅稱是“間接”談判,最后事實證明是間接談判,雙方代表坐在不同房間,由阿曼外交大臣來回傳遞觀點和立場。這一細節其實也反映出,美伊之間的不信任程度很深,過去多年的敵對關系,不是一次談判就能輕易消除隔閡的。
不過,盡管存在諸多分歧,雙方都認為這次首輪會談“有建設性”,還確定了下一輪會談的時間,這本身就是一個積極信號。這說明,雙方都有通過談判解決問題的意愿,至少目前來看,沒有讓談判破裂,而是選擇繼續談下去。
對于哈梅內伊來說,他在這次談判中展現出了一種謹慎而務實的態度。一方面,他堅持伊朗的核心利益不能丟,核計劃用于和平目的不能變,美國的制裁必須解除;另一方面,他也愿意給談判一個機會,通過間接談判的方式與美國接觸。這種策略可以看作是一種“戰略拖延”,在避免與美國直接沖突的同時,通過談判為伊朗爭取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確保伊朗的核心支柱,比如核計劃、導彈武庫以及地區代理人網絡不受損害。
哈梅內伊(資料圖)
這次美伊談判,未來的走向還充滿不確定性。下一輪談判中,雙方能否在關鍵問題上取得實質性進展,比如美國是否愿意解除部分制裁,伊朗是否會在核計劃上做出一定調整,都還是未知數。而且,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向來多變,很難保證在談判過程中不會突然改變態度,再次對伊朗施壓。
但不管怎樣,這次美伊重啟談判,給緊張的中東局勢帶來了一絲緩和的希望。國際社會也普遍期待雙方能夠通過和平談判解決爭端,避免軍事沖突的爆發。對特朗普來說,如果能通過談判達成一個讓美國在伊核問題上滿意的協議,無疑會是他外交上的一個重大成果;而對哈梅內伊和伊朗來說,通過談判解除制裁,保障國家的安全和發展,也是至關重要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