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長江沿岸的放生行為早已屢見不鮮,但隨著放生活動的流行,被放生的物種也變得五花八門。比如在2023年10月,在湖北有幾位放生者將四條烏黑大魚放生到了長江里面,這些大魚每條都有半米長,外形長得有些像鯊魚。放生的過程被發到網上之后也是迅速登上了熱搜。
從放生者發到網上的視頻來看,這些魚全身上下都是黑色,頭長得尖尖的,體形看上去很修長,魚鰭和尾鰭也很大,與常見的淡水魚有明顯的區別。有網友驚呼說這是往長江里放生鯊魚嗎?尖頭長身的,淡水里怎么會有這種魚?雖然這些烏黑大魚確實帶有幾分鯊魚的特征,但將鯊魚放生到長江的說法顯然不符合科學常識。
另外,有對魚類比較了解的網友說這些大魚實際上是鱘魚。不過我國境內的鱘魚種類比較復雜。既有受保護的中華鱘,也有西伯利亞鱘、俄羅斯鱘等外來品種。這些放生者在長江放生的鱘魚究竟屬于哪個品種呢?
如果仔細觀察視頻中的鱘魚,會發現它們都是外來鱘魚,是由西伯利亞鱘與史氏鱘經過雜交之后的品種。這種雜交鱘魚具有很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和繁殖能力,一旦在自然水域建立種群,很可能對長江原有的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的破壞,而放生它們的人也將面臨法律的懲罰。
不過,還有人提出質疑說長江里的野生魚資源那么豐富,這些放生者只是放生了幾條外來鱘魚而已,至于犯法嗎?這樣的處罰有些太重了吧?事實上,這種處罰并不為過。將外來鱘魚放生到長江流域主要會帶來兩方面的問題。
第一,外來鱘魚會對中華鱘的生存造成嚴重威脅。由于養殖逃逸和人為放生現象的頻發,長江流域中的外來鱘魚數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程度。早在數年前,長江中野生中華鱘與外來鱘魚的比例就已經突破了1:100的警戒線。
這意味著每一條野生中華鱘的背后,可能要面臨上百條外來鱘魚的競爭。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外來鱘魚和中華鱘在棲息地、食物來源上高度重疊,在長江生態系統中形成了直接的競爭關系。隨意放生外來鱘魚的行為,表面上看似是善舉,但實際上卻是在破壞中華鱘本就岌岌可危的野生種群,是在加速它們的滅絕。
第二,外來鱘魚會污染中華鱘的基因。由于鱘魚具有多倍體的特性,外來鱘魚是可以和中華鱘雜交的,這種雜交行為會嚴重破壞中華鱘基因的純正性,對它們的生存發展造成致命威脅。
有魚類專家警告稱,如果放任放生者放生外來鱘魚,那么未來在長江流域中將再也找不到基因純正的中華鱘了。哪怕人工繁育技術取得突破,也會因缺乏純種中華鱘而失去應用的價值,最終可能導致這個存活了上億年的古老物種走向滅絕。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放生者只想著行善積德,卻忽視了最基本的生態常識。他們既不了解放生物種的生存習性,也不考慮會不會對本土生態系統造成破壞,更不關心放生后這些物種的生存狀況。如果連基本的生態常識都不愿意去了解,那這種所謂的行善要么就是在作秀,要么就是在搞生態破壞。通過立法明確放生行為的規范要求,對違規放生行為進行嚴厲懲處,是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的必然選擇。希望未來的放生者都能做到科學放生,別再做出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