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主持人齊思鈞自曝曾確診雙相情感障礙,通過兩年半的心理咨詢和藥物治療逐漸康復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這一事件不僅讓大眾對精神疾病有了更多認識,也將心理咨詢行業推向了聚光燈下。
齊思鈞在直播中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坦言患病期間情緒如坐過山車,經歷了無數個難以入眠的夜晚和情緒崩潰的瞬間。通過堅持心理咨詢,在專業心理咨詢師的引導下,他逐漸學會與情緒共處,找到生活的平衡。他的故事讓更多人意識到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也讓心理咨詢這一行業進入大眾視野。
隨著社會節奏加快,人們面臨的壓力與日俱增,精神健康問題愈發凸顯。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有超 2 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健康問題,焦慮癥、抑郁癥等心理疾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在這樣的背景下,心理咨詢的需求呈井噴式增長。越來越多的人主動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幫助,期望改善心理狀態,提升生活質量。
心理咨詢師在精神健康領域發揮著關鍵作用。應用心理學博士廖春嶺介紹,雙相情感障礙的治療通常需要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相結合,其中認知行為療法、家庭治療等心理治療方法能幫助患者改變思維模式,修復家庭關系,對康復至關重要。在實際案例中,一位長期受焦慮癥困擾的職場人士,在心理咨詢師的幫助下,通過系統的認知行為療法,逐漸改變了對工作壓力的看法,掌握了有效的應對技巧,焦慮癥狀得到明顯緩解,工作和生活重回正軌。
從職業前景來看,心理咨詢師行業發展空間巨大。目前,我國專業心理咨詢師數量相對較少,人才缺口超 130 萬。這意味著心理咨詢師擁有廣闊的就業機會和良好的薪資待遇。在一些一線城市,經驗豐富的心理咨詢師每小時咨詢費可達 500 元以上,部分資深從業者月收入輕松過萬。除了傳統的心理咨詢機構,企業、學校、社區等對心理咨詢師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許多企業為員工提供 EAP(員工幫助計劃)服務,需要專業心理咨詢師參與;學校為了學生的心理健康,也紛紛配備心理咨詢師。
考取心理咨詢師證書,對于個人而言,不僅能提升自身的心理學知識和技能,為職業發展開辟新道路,還能幫助身邊的人,在生活中更好地處理人際關系。比如,掌握心理咨詢技巧后,能更敏銳地察覺家人、朋友的情緒變化,給予恰當的關心和引導。而且,隨著社會對心理健康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心理咨詢師證書的含金量也在逐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7 月即將迎來全新的心理咨詢師考試,此次考試由中國醫藥教育協會主辦,呼吁大家可以從醫學角度學習心理相關知識。與市面上一些需要通過代理機構報名的考試不同,此次考試考生可自行在官網報名學習,這為廣大有志于從事心理咨詢行業的人提供了更加公平、便捷的途徑。如果你對心理學充滿興趣,渴望幫助他人,不妨抓住這次機會,邁出成為心理咨詢師的第一步,開啟一段有意義的職業旅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