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是中國抗癌日,癌癥已成為目前威脅人類健康的嚴重疾病。根據2020年全球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癌癥新發病例已達457萬人,致死人數已達300萬人。這意味著,在中國,每天約有1.25萬人確診,每天約有8千人死亡。
原本以為,癌癥距離我們很遠。可是如今,身邊越來越多的人得了這種疾病才驚覺,無論是癌癥疾病還是死亡離我們并不遙遠,也越來越明白生命和健康的重要性。只有早早采取預防措施才有可能降低疾病帶來的危害。那么,癌癥可防可控嗎?
癌癥-------一種可防可控的疾病
癌癥的發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需十幾年的時間,甚至更長的時間。雖然癌癥在不同人群中的發生是隨機的,但是日常的行為方式也是很大的一種影響,因此癌癥是可以預防的。
癌癥早期預防有五大要點
遠離久坐生活方式:能站著就不坐著
現在很多打工人在工作過程中長期處于一個坐著的狀態,休息日常常在家躺著靠著。出了門能坐車開車騎車就不會選擇下來走路,名副其實的“能躺著就不坐著,能坐著就不站著”。殊不知,如果長期久坐,得腸癌的風險會增加。因為久坐不動會導致胃腸道蠕動速度非常慢,一些有害物質就會長時間停留,從而對腸黏膜造成傷害,所以發生腸癌的幾率就會提升。
堅持運動:保持正常體重
超重和肥胖會導致13種不同的癌癥,包括食管癌、乳腺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等。堅持運動帶來的好處實在太多,適當的運動有助于人體排便以免糞便在大腸內停留時間過長產生一些致癌物。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加人體免疫細胞數量的增長;適當的運動可以消耗身體里的多余熱量。在此建議每天至少進行30-60分鐘的中等到高強度體育鍛煉。
注意病從口入:吃出來的癌癥一文不值
在許多人的觀念里,吃菜要趁熱、喝湯要趁熱、喝茶要趁熱——。但是,趁熱吃可能會吃出食道癌,口腔和食管通常只能耐受50℃—60℃的溫度,65℃的高溫就足以對食管黏膜造成灼傷,長此以往容易引發食管炎癥甚至誘發細胞癌變。
拒絕三大煙:吸出來的煙危害重重
生活細節入手,拒絕一手煙、二手煙和廚房油煙。香煙中存在著多種致癌物,每天吸煙20支以上的人,患肺癌風險比不吸煙者高出若干倍。二手煙雖然比直接吸入氣道煙濃度要低,但是同樣也含有多種致癌物質,會增加患肺癌等疾病的風險。有些女性沒有抽煙的習慣,也很少生活在有二手煙的環境之下,患上了肺癌的原因很大可能就是廚房的油煙,炒菜不開油煙機,變成長期接觸。
定期體檢:抓住癌癥最早發現期
目前的技術手段可以早期發現一些的常見癌癥,癌癥如果早期發現的比較早,那么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癌癥患者是有治愈機會的。不少癌癥早期沒有明顯癥狀,即使有異常表現也很容易被忽視,因而錯過了恰當的治療時間。以結腸癌為例,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結腸癌五年生存率可達到90%以上,而晚期生存率不到5%。因此,定期檢查身體是個好習慣,尤其是高危人群,比如有癌癥家族史的人群。
癌癥,實際上被認為是一種生活方式疾病。缺少運動、吸煙、肥胖、不合理膳食習慣等都是癌癥發生的危險因素。但癌癥預防,應該是各個年齡段人群都要注意的事情,也不能只靠一時的堅持,而且還應貫穿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大家都應該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1] World Cancer Report: Cancer Research for Cancer Prevention : https://publications.iarc.fr/Non-Series-Publications/World-Cancer-Reports/World-Cancer-Report-Cancer-Research-For-Cancer-Prevention-2020
[2] 袁萊。美國保健協會會長關于預防癌癥的建議[J].求醫問藥,2010:14-15.
[3] 倪合一。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預防癌癥的14個建議[J].養生月刊,2012:748-749.
[4] 遠源。預防癌癥先做到七件事[J].《農業知識:百姓新生活》,2016:34-35.
[5] 鐘秀宏,王月華,蔣林哲,崔濤。結腸癌早期診斷及預防措施。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2019, 27,5:387-39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