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綠色通道”、上線外貿優品專區、推出“千億扶持計劃”、啟動“外貿優品專項扶持計劃”……美國濫施關稅攪亂全球經濟秩序,部分外貿企業面臨挑戰。近期以來,在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的指導下,平臺企業、零售商齊出手,助力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
(4月15日《工人日報》)
4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2025年一季度進出口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據海關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10.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海關總署同時表示,當前出口確實面臨復雜嚴峻外部形勢,但“天塌不下來”。
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美國濫施關稅攪亂了原本平穩的經濟秩序。部分外貿企業首當其沖,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是,正如海關總署說的那樣:“天塌不下來”。在此背景之下,我們既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也需要助力“出口轉內銷”,以應對可能的風險。
4月10日,商務部表示已組織有關商協會、大型商超和流通企業座談,研究更好發揮各自優勢,幫助外貿企業擴寬內銷渠道;4月11日,中國商業聯合會聯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中國百貨商業協會、中國飯店協會等七家協會聯合發布倡議書,倡議行業協會為企業積極尋找對接的渠道,了解國內企業的能力和相關的市場規模,為外貿商品內銷牽線搭橋。
助力“出口轉內銷”,成為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這既是擔當之舉,更蘊含著無限商機。平臺企業需要“抬一把”,為外貿企業進入國內市場打開方便之門。這一方面體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另一方面,這也是一種商業眼光的體現。助力“出口轉內銷”實則是無限商機的挖掘。對于平臺企業來說,外貿企業往往有著生產高質量產品的技術和經驗。這些優質的外貿產品通過平臺的內銷渠道進入國內市場,能夠滿足國內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對高品質商品的需求。隨著國內消費升級的浪潮不斷推進,消費者不再僅僅滿足于基本功能的商品,而更加注重產品的品質、設計和品牌。外貿企業轉型內銷后,正好可以填補國內市場在這一塊的空白,為平臺企業帶來更多的流量和銷售額。
零售商的參與同樣意義非凡。它們直接面對消費者,能夠更精準地捕捉市場需求。通過幫助外貿企業進行內銷轉型,零售商可以豐富自身的商品種類,以差異化的商品吸引更多的顧客。同時,在這一過程中,零售商可以與外貿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共同開發更適合國內市場的產品和營銷模式。
對于商家而言,“出口轉內銷”更是機遇,需要抓住這個送到手的商機。我們萬眾一心,天塌不下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