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次緬甸的地震,我國可以說是有力出力,有人出人,對緬甸地震的救援以及災后重建工作,起到了重大的幫助作用。
文/青輝
4月9號當天上午,解放軍空軍派出4架運20運輸機飛往緬甸將該國境內的中國地震救援隊全部接回國內。這也標志著我國對于緬甸地震的救援,開始從搜救生命跡象轉變為后續的物資資源以及相關的建筑保護,評估,消殺防疫等等工作。
而就在我們的救援隊撤離的同一天,中國的第5批救援物資也已經被送到緬甸。
到了第2天,我國又做出決定,應緬甸方面的再次請求,我國將再次向緬甸追究10億人民幣的緊急人道主義救災援助。
要知道,從3月28號發生地震,一直到現在為止,緬甸自身實際的抗震救災力度進度并不算太快,這一點聯合國在之前就已經有過評估。認為這次東南亞大地震中,緬甸應對能力是比較弱的一個國家。而且由于震后的基礎設施的毀壞,生活資源的破壞也導致緬甸地震災區范圍內的一些區域,出現了明顯的通貨膨脹。
所以對于緬甸來說,這個時候國際救援對于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中國在國際救援隊列中對于緬甸的幫助是最直接也是最大的。隨著這些救援物資源源不斷的送往緬甸,將會極大地緩解緬甸地震災區的一些困難。
4月10號我國決定繼續向緬甸進行援助,到了4月11號,我國的第6批抗震救災物資我已經通過空運的方式送到了緬甸的仰光!
和之前一樣,這次的救援物資,主要包含26頂帳篷,2000多套單人戶外炊具,1萬多個太陽能閱讀燈以及香皂,洗發水,牙膏,牙刷,洗衣粉,等相關的生活物資,總體的重量已經超過了91噸。
從這些物資清單中,一方面能夠看到我國對于緬甸地震災區救援的力度之大,投資之大。而另外一方面,也說明我們對于緬甸地震災區的民眾非常的關心,連民眾日常生活中洗臉刷牙這樣的事情都考慮到了,有了這些生活物品之后,可以更加幫助地震災區的緬甸民眾是基本的生活需求。在國際救援中,能夠把支援工作做得如此細致的國家,除了我國之外,全球尚無人出其右者。
目前緬甸方面發生的地震已經導致這個國家3649人遇難,5018人受傷,另外還有145人失蹤。目前緬甸對于地震的災后工作,主要面臨的難題所以以下兩方面。
第一,城市設施的恢復
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建筑倒塌被破壞,甚至一直到現在為止,曼德勒的城市供水系統仍然處于癱瘓的狀態,大量的管道破損,大量的儲備水源的設施破損。這也使得災區的民眾的生活仍然舉步維艱,目前緬甸抗震救災的當務之急,是盡可能地恢復地震災區民眾的日常生活。
第二,瘟疫傳播不容樂觀
曼德勒當地處于高溫的狀態中,最高溫度經常能夠達到40度。大地震之后,已經出現了明顯的疫情傳播。甚至一些病毒,會隨著飲用和生活用水的管道傳播,面對這種情況,緬甸方面的消殺防疫工作進行的很不順利。如果疫情的傳播遲遲得不到最有效的控制的話,那么緬甸地震所造成的遇難傷亡人數還有可能會繼續增長。
針對這兩大問題,目前我國已經發布消息,接下來我們將會派出專門的專家組,一方面協助緬甸相關單位進行防疫消殺工作,另外一方面,對緬甸的包括文物在內的一些建筑物,進行修復,評估等等相關的工作。
可以說,我國不僅致力于幫助緬甸解決當下的問題,而且還考慮到了長期會遇到的一些問題,并且積極的提前采取措施,進行有效的處理。
可能看到這里有的朋友會有些疑惑,感覺我國對于緬甸的地震的幫助是不是有些太過頭了?畢竟我們只是國際救援,盡到本分就可以了,現在是不是管的太深了?
對于這個問題,筆者認為,祖國之所以會這樣做,是有深層次的考慮的,一方面我們是一個具有人道主義關懷精神的世界大國,同時緬甸也是我們的鄰邦,鄰里之間相互幫忙本身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另外一方面,緬甸對于我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國家,我國對于緬甸的幫扶,同樣也是加強對于東南亞影響力的一個實質做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