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水味道刺鼻的病房里,王建軍顫抖著手按下紅手印時,三個子女正為遺產分配在走廊吵得面紅耳赤。
"爸的退休金賬戶怎么只剩3萬了?"大女兒攥著銀行流水單,指甲幾乎劃破紙張。二兒子突然壓低聲音:"上個月我看見那個保姆往房產局方向去......"
病床監控儀發出刺耳長鳴,主治醫師推開爭執的人群。當律師展開泛黃的遺囑,"將朝陽區102平房產贈與陳淑芬"的字樣讓所有人瞳孔地震——這個照顧老爺子6年的護工,竟在繼承欄簽了名。
中國老齡協會數據顯示,近五年涉老遺囑糾紛暴增187%,其中23.6%涉及非親屬繼承。北京某律所合伙人透露:"我們接過最離奇的案子,是八旬教授把畢生藏書留給小區菜販。"
"爸糊涂了啊!"小兒子抓著泛黃被單嘶吼。律師卻出示了全套公證材料:三甲醫院開具的清醒狀態證明,社區工作人員見證的錄像,甚至還有老爺子親筆寫的《贈予說明書》。
陳淑芬躲在調解室角落抹淚:"王叔說孩子們五年沒陪他過除夕,去年心梗是我打120送的醫。"她手機里存著268張合影,從春日賞花到冬日煲湯,老人笑容比全家福里真切得多。
朝陽法院家事審判庭的玻璃墻上,倒映著撕破臉的親情。大女兒突然冷笑:"你以為贏了?這房子是婚后財產,我媽還占50%呢!"二兒子翻出手機計算器,開始核算這些年給護工的轉賬記錄。
當《民法典》第1133條遇上血脈羈絆,多少親情在遺產面前碎成一地法律條文?那個總說"忙完這陣就回家"的承諾,是否早在某個孤獨的黃昏,就被老人默默寫進了遺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