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8日,北京八一大樓里,士兵王忠心筆直地站立著,屏著呼吸,手指緊緊地扣在褲縫上。
端正的軍帽下,滄桑的面容如同溝壑,唯有一雙大眼睛盈滿了與這張臉不相符的生氣與靈動。
這是一個在深山里守著半輩子導彈、帶了半輩子兵的老兵——從1986年年底走出家鄉那座大山,到今天站在這座位于北京長安街的八一大樓,再到由主席親自頒發“八一勛章”,他已經在部隊待了整整三十年,達到了一個士兵服役的最高年限。
王忠心雖然只有初中學歷,但是他兩次退伍后被國家召回,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班長,但是將軍見到他依舊要行禮,而出現這樣現象的原因,是因為王忠心是一級軍士長,一級軍士長是什么概念?根據全軍的數據統計,一級軍士長被稱之為是“比將軍還要少的士兵”。
1968年,王忠心出生在安徽休寧的一個小村里,因家境貧困,10歲才上小學,1986年初中畢業后,為了維持生計,王忠心離開學堂來進入社會打拼。
同齡人勸王忠心去南方尋找機會,但他因放心不下家中長輩而選擇把腳步停在這個小山村里。
忙完農活,王忠心便騎著自行車在街上飛馳,一條街上全放的是崔健的《一無所有》,歌詞直接反應了王忠心的內心,他的未來究竟該何去何從呢?
日子一天天過去,剛離開學校的不適漸漸消失,王忠心也發現自己在做農活上很有天賦,他應該會是個不錯的農民。
就在王忠心認為自己要當一輩子農民的時候,隔壁汪大爺離開多年的兒子汪慶國突然回來了。杳無音訊的這些年里,汪慶國去當了兵,還轉了志愿兵,當上了副班長。
那天,汪慶國給王忠心講了好多他聞所未聞的軍營大事,比如去年開始裁軍一百萬,比如他前年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五周年大閱兵……
他和汪慶國年齡相仿,既然汪慶國可以參軍,那他也可以!抱著對那身綠色軍裝的向往,王忠心來到休寧縣人民武裝部報到。
進入部隊后,王忠心進入第二炮兵某部服役 ,在部隊中,王忠心認識了一位既嚴厲又時刻為他們著想的老班長李炳華,在班長的帶領下,一個僅有初中學歷的王忠心把那錯綜復雜的八張電路圖背得滾瓜爛熟。
每當別人問他是如何做到的,王忠心只是淡淡一笑說:“我有我自己的方法嘞,我把這八張電路圖‘裁剪’成八十個小電路圖,一個個地描畫到我的筆記本上,然后找到對應的儀器,描一遍圖,就實操一次開關按鈕,一直重復就好了……”
很顯然,王忠心在背誦的時候下了大功夫,對王忠心來說,選擇來部隊是為了長知識,找出路的,所以他對待每件事情都非常認真,恰恰是因為這份認真,為他后續的導彈維修工作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王忠心知道自己的文化程度低,去參加高考也不切實際,就這樣,王忠心把目標放在考志愿兵上,只要愿意下功夫,就會有收獲。在王忠心的努力下,他終于考上了第二炮兵工程青州士官學校。
這所軍校是第二炮兵部隊唯一一所綜合士官學校,是為了培養在部隊越來越重要的士官人才而建立的,組建沒幾年,培養了上千名士官學員幾乎全成了各個部隊的操作和管理骨干。
在軍校,王忠心接觸了非常多的新的知識,系統地學習了跟導彈相關的課程。完成兩年的軍校學習任務后,王忠心接下來將回部隊進行為期一年的崗位實習。
回到部隊后,王忠心就接到新的命令——他被調整為測控專業的測控號手。測控專業是導彈部隊最難的專業之一,光需要操作的儀器設備就有數十臺,操作規程更是上千條。
至于這個專業到底是做什么的,在整個導彈發射中處于什么樣的地位,王忠心原先的班長李炳華也給出答案:
測控號手,就是導彈發射前給導彈“體檢”的人,“體檢”完給出導彈有沒有毛病,能不能發射的“體檢報告”。如果說不能發射,那么就要指出問題在哪里,并且去解決問題;如果說可以發射,那么就要簽字畫押,對導彈發射負責。
新的命令給王忠心帶去很大壓力,因為他在軍校學的是老型號導彈的發動機專業,如今導彈換了,這就意味著他需要重新來過。
但是來到新部隊后,王忠心很快就轉變了思想,導彈是換新了,這也說明國家的腰桿子更挺拔了,而一個初中學歷畢業的士兵可以被調到測控崗位,說明部隊是非常認可且愿意重用他的。
在十年后的一次實戰演習中,王忠心在軍校時進修過的發動機專業幫助他很快地找到并排除了一個突發故障。那天,王忠心也突然明白,天下根本就沒有白費的功夫,他早年的學習終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因原先的班長李炳華退伍回家,所以王忠心便成了部隊的新班長,年僅22歲的王忠心便開始肩負起帶兵的重任。
但是,王忠心心里始終有個遺憾,就是他當了整整五年兵,還沒有打過一次實彈。過去的年月里,他日復一日地只是在學習室里學著理論,在訓練室里進行著模擬訓練,究竟何時,他才能親手把一枚導彈送上藍天呢?
令王忠心意想不到的是,他日夜期盼的愿望竟然在不久后實現了。那天,王忠心所在的部隊接到發射實彈的命令,而王忠心則擔任導彈發射測試任務中最重要的一崗二號手。
他的任務就是給這枚名叫“長劍”的導彈做起飛前的檢查工作,能不能起飛,就看王忠心給出的數據了。
經過多次檢查后,王忠心終于給它下達了“可以發射”的許可證。導彈測試大廳的眼睛全部盯著王忠心,能不能成功,就看這一刻了!
檢查工作正式開始,王忠心全神貫注,兩個小時后,王忠心完成了所有的檢查工作,一次性通過專家驗收,導彈可以發射了!
三天后,一聲巨響,這枚導彈沖上云霄。看著眼前的火光,王忠心淚流滿面,這五年的辛苦和等待,實在是太值得了!
在部隊時,王忠心把重心放到帶新兵的任務上,他將“把兵帶好,把班管好”這八個字作為重要的職責擔當。
他帶過的兵,12人當上了干部,6人走上團旅崗位,涌現出“科技練兵模范戰士”徐海波、“全國優秀大學生士兵”高明等典型。
除了帶新兵,王忠心也沒有停止對導彈技術故障的維修工作,在部隊期間,王忠心成了導彈部隊的“檢驗師”,經驗豐富的他用肉眼就可以直接判斷出保護系統跳閘的原因,而技術人員則需要插上千根電纜才可以找到問題所在,那個時候部隊里的人都夸贊王忠心實在是有本事!
1999年,王忠心從部隊退伍回家。天還沒亮,他就徹底清醒過來,他漸漸意識到,他待的地方不是宿舍,他已經離開部隊了,如今他是退伍老兵王忠心。
回家后,王忠心沒有閑著,在當地找了一份不錯的工作,日子過得還算清閑,但是妻子楊紅苗還是看穿了王忠心,他是想回部隊的。
或許是心靈感應吧?王忠心還真接到了組織發來的電報,上面只有四個字:“立即歸隊!”
不容置疑的字眼讓王忠心落了淚,他這個退伍老兵終于又要進入待命出征的狀態了!
回到部隊后,王忠心懸著的一顆心終于落地了。當王忠心得知部隊召回他的原因是國家急需他這樣的人才后,便再次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導彈部隊中,他不能辜負部隊對他的信任。
王忠心雖然只有初中學歷,但是他在部隊里的經驗已經是無人能比,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身為班長的他才可以帶出一批又一批人才。部隊上也看中了這點,于是讓王忠心給這一年新畢業的大學生干部講課。
多年后,王忠心再次迎來他的二次退伍,當然這次部隊為了留住他,重新啟用了曾經“消失”的一級軍士長,這一年是2009年。
盡管已經感受到肩膀上來自軍銜的力量,但是他還是不能確定,他這個當年只想著轉個志愿兵便滿足的鄉下青年,如今已經干到了一個士兵所能達到的最高軍銜,要知道一級軍士長被稱為“比將軍還少的士兵”,就是將軍見到他,也要給他這個士兵敬禮的啊。
在這之后,王忠心也將享受副團職干部待遇,在工資、住房等方方面面和副團職干部持平,并可以在部隊干到退休。
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王忠心用點點滴滴的汗水換來的,是他應得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